[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铁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5796.0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伍媛婷;江红涛;王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铁 空心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铁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铁具化学稳定性好、硬度高、耐候性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害等特点,纳米氧化铁比表面积大、表面电荷高,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催化剂、涂料、磁记录材料、精细陶瓷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但正是由于纳米氧化铁颗粒具有高的表面电荷,因此易造成团聚现象。氧化铁空心球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材料密度,而且有利于颗粒的分散性,其目前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软模板法、硬模板法、水热法、溶剂热法、微乳液法等,但如何制备单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的氧化铁空心球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铁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工艺设备简单,可获得粒径分布均匀的氧化铁空心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氧化铁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质量浓度为0.1%~0.15%的KCl水溶液,分别配置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A以及氨水的乙醇溶液B,其中溶液A与溶液B中无水乙醇量相等,无水乙醇总量与氨水的体积比为(5~16.7):1,氨水的用量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4):1,再将1~3mL的KCl水溶液加入溶液B中,KCl水溶液与氨水的体积比为1:(1~10),然后在不停搅拌下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反应20~22h后,分离沉淀,离心洗涤后于50~60℃干燥,得到表面改性的SiO2纳米球或亚微米球粉体;
(2)称量SiO2粉体,将其超声分散于有机溶液中,超声时间为2~3h,获得SiO2颗粒的悬浮液,其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5%~2%;
(3)将两片ITO玻片相互平行并竖直浸入SiO2颗粒悬浮液中,其中,两ITO玻璃的间距为0.4~0.6cm,在两ITO玻片上通10~13V电压,通电20~30s后以0.5~0.6cm/min的速度提拉正极ITO玻片,最后于60℃烘干ITO玻片即获得SiO2胶体晶体模板。
(4)称取一定量的柠檬酸溶于25~28%氨水中,氨水以能溶解柠檬酸为准,加入硫酸亚铁和水并搅拌溶解,再用氨水调节pH值至7~9,其中柠檬酸与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0.8~1,水的用量为用以溶解柠檬酸的氨水体积的3~4倍,在60~75℃下搅拌反应2~3h后作为前驱体溶液,将SiO2胶体晶体模板以一定角度浸入前驱体溶液中5~10min,缓慢提拉出膜层,用吸附纸除去表面过量的前驱体溶液,在膜层表面压上一清洗烘干的玻片形成双基片,将其水平放置后在70~80℃下烘干;
(5)将双基片在600~700℃下煅烧2~3h后,将膜层浸入质量浓度15~20%的NaOH溶液中5~6h,用去离子水清洗后烘干即获得氧化铁空心球。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有机溶液为乙醇或甲醇。所述步骤(4)中SiO2胶体晶体的浸入角度为与水平方向呈45~6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铁空心球的制备方法中,主要利用了具有周期性有序排列的二氧化硅胶体晶体为模板,使氧化铁凝胶均匀地填充于模板的空隙中,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均匀生长,当去除二氧化硅模板后即可获得氧化铁空心球。这方法主要利用了两点,一方面,二氧化硅本身具有较好的粒径分布和圆度,且所排列的胶体晶体中各空隙大小较均匀;另一方面,采用KCl改性的二氧化硅胶体球,利用在电场中的快速的提拉方式进行胶体晶体模板的制备,从而可以获得非密堆型结构,且空间也可调节得更大,这均有利于凝胶在胶体晶体模板中的均匀填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氧化铁空心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质量浓度为0.1%的KCl水溶液,分别配置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A以及氨水的乙醇溶液B,其中溶液A与溶液B中无水乙醇量相等,无水乙醇总量与氨水的体积比为5:1,氨水的用量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再将1mL的KCl水溶液加入溶液B中,KCl水溶液与氨水的体积比为1:1,然后在不停搅拌下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反应20h后,分离沉淀,离心洗涤后于50℃干燥,得到表面改性的SiO2纳米球或亚微米球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5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