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及电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3117.6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2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濮卫萍;郑正仙;苏芳;邓光斌;沈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电源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电源车主要使用柴油发电,以柴油机作为发电机,存在以下诸多缺点:购买柴油的成本高、且发电产生的噪声大,同时环保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及电源车,以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噪声大及环保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储能系统,应用于电源车,分别与所述电源车内的逆变装置及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组;
分别与所述电池组、逆变装置及控制系统相连的软启动电路。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的个数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每个电池组包括:相互串联的多节电池;
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
连接于所述两个电池组之间的放电回路;
一端与所述放电回路一端相连接的第一接触器;
一端与所述放电回路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接触器;
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器另一端与所述逆变装置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器另一端与所述逆变装置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放电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三接触器及电阻。
优选的,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每节电池及控制系统相连的电池管理系统。
优选的,所述每个电池组包括:M个电池串,每个电池串包括N节串联的电池;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
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池串两两之间的(M-1)个并联电路;
连接于所述两个电池组之间的放电回路;
一端与所述放电回路一端相连接的第一接触器;
一端与所述放电回路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二接触器;
连接于所述第一接触器另一端与所述逆变装置之间的第一断路器;
连接于所述第二接触器另一端与所述逆变装置之间的第二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每个并联电路包括:
连接于两个所述电池串之间的第三接触器;
一端与所述第三接触器一端相连的第四接触器;
一端与所述第四接触器另一端相连的电阻;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接触器的另一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放电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五接触器及电阻。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中的电池为电动汽车所淘汰的动力电池。
一种电源车,包括:
控制系统;
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储能系统,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存储或者释放电能;
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及储能系统相连的逆变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将所述储能系统输出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后输出,或者将从外界接收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路后输出至所述储能系统;
其中,所述储能系统为上述任一所述的储能系统。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储能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储能系统的软启动电路闭合,使得所述储能系统的电池组与逆变装置之间实现电流通路,进而经过所述逆变装置及软启动电路得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组电能的存储和释放;使得采用所述储能系统对外放电的电源车,与现有技术用柴油发电的电源车相比,无需购买柴油,所以成本低;同时,无需发电机工作,所以噪声小,且环保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源车充放电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源车充放电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源车充放电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源车充放电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源车充放电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杭州大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LED智能显示管理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杀蟑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