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隔热材料以及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0243.6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1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茂中启介;堀井笃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25D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隔热材料 以及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隔热材料以及冰箱。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真空隔热材料的冰箱的现有技术,例如可以列举日本特开2012-82954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545126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冰箱,该冰箱搭载有通过利用模具的按压而形成了用于收纳散热管的凹处的真空隔热材料。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与散热管相对的真空隔热材料上设有槽部,使散热管位于该槽部内的冰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29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545126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芯材在除散热管以外的部分为3层的层叠体,而散热管部分为2层的层叠体。因此,散热管部分比其他部分薄,存在导致隔热性能低下的情况。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在与槽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凸部。因此,当将真空隔热材料粘贴在外箱上,在外箱与内箱的空间中填充发泡隔热材料并使其发泡时,在外箱和内箱的空间变窄的部分形成发泡隔热材料的未填充部,隔热性能低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能够以不阻碍发泡隔热材料发泡时的流动的方式,扩大真空隔热材料的设置面积的真空隔热材料以及冰箱。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如下记载的结构。本发明包含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多个方案,列举其中一个例子,其特征在于,具备:外箱的内壁面的散热用配管;以及在所述外箱和内箱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的发泡隔热材料及真空隔热材料,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具有:包含多层的纤维集合体的芯材;以及收纳该芯材且内部被减压了的外包材料,所述真空隔热材料包括:使所述纤维集合体的层叠厚度变化而形成的第一槽;以及按压对内部进行了减压的所述外包材料而形成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位于发泡隔热材料厚度变薄的薄壁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够以不阻碍发泡隔热材料发泡时的流动的方式,扩大真空隔热材料的设置面积的真空隔热材料以及冰箱。
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将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设在外箱上的散热用配管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配置了真空隔热材料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隔热壁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3的隔热壁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冰箱主体,9-隔热壁,14-外箱,15-散热用配管,15a-第一散热用配管,15b-第二散热用配管,15c-第三散热用配管,16-粘接带,17-内箱,18-空间,19-真空隔热材料,19a-第一槽,19b-第二槽,19c-第三槽,19d-弯曲部,20-真空隔热材料,21-发泡隔热材料,22-纤维集合体,22a-第一纤维集合体,22b-第二纤维集合体,22c-第三纤维集合体,22d-凸部,23-外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在图1中,冰箱主体1从上到下依次配置有冷藏室2、制冰室3、与该制冰室3横向并排的第二冷冻室4、第一冷冻室5、蔬菜室6,来作为储藏室。并且,这些各储藏室分别安装有用于将前面的开口闭塞的门2a、3a、4a、5a、6a。将冷藏室2的前面开口闭塞的左右的冷藏室用门2a是通过铰链2b被保持为可分别单独地转动并开闭的法式门。其他的门3a、4a、5a、6a是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并将各储藏室的开口闭塞的拉出式门。
在图2中,在冰箱主体1的内部里侧形成有冷却器室7,在该冷却器室7内收纳有冷却器8。在与蔬菜室6的里侧相对并隔着隔热壁9的位置上设置有设备室10,在该设备室10内设置有压缩机11。虽未进行图示,但该压缩机11和冷却器8通过利用制冷剂配管依次连接冷凝器和毛细管而构成冷冻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