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方法及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5140.0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宋辉辉;张雷;付增;苏秋涵;张辉;戴超;闫文文;唐倩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化 作业 恒钻压钻塞 方法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修井作业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方法及管柱。
背景技术
侧钻井改层、套漏治理需要在井下注入一定数量的水泥进行封堵。但封堵后钻水泥塞的作业过程存在钻压难控制的问题:钻水泥塞作业施工应将钻压保持在5-15KN的范围内匀速平稳钻进,实际操作难于掌控,对司钻的经验和精力集中要求很高,钻压过低则进尺慢,钻压大则容易卡钻,造成钻具反转,导致事故发生。
经过检索,没有发现类似钻水泥塞的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方法及管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方法及管柱,提高钻压控制可靠性,减轻职工劳动强度,以适应封堵后的钻水泥塞作业需求。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管柱,包括控制装置、油管以及设置在油管下端的螺杆钻具,所述螺杆钻具上端所连接的油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螺杆钻具之间用重力为5KN的油管连接。
当控制装置大于等于2个时,所述控制装置之间也采用重力为5KN的油管连接。
所述螺杆钻具对水泥塞实施的钻压除以5KN等于控制装置所放置的个数。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外管以及套在外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内外管之间设置抗扭键,抗扭键设置在内管上端外壁位置。
所述外管下端内壁与内管外壁之间设置有限位块。
所述外管内壁开设防止内管上行的圆环台,内管在外管内只能向下伸缩,同样内管的外壁也开设有与外管圆环台对应的圆环台,内外管的两圆环台对接,而内管的圆环台圆周面紧贴与外管内壁。
为了达成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骤,将恒钻压钻塞管柱整体下放至待钻水泥塞上,使通井机拉力计显示载荷为0;
第二步骤,上提所述管柱至计算载荷;计算载荷=恒钻压钻塞管柱整体载荷-钻压,其中恒钻压管柱整体载荷与待钻水泥塞的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则管柱越长、载荷越大,钻压可选5KN或5KN整倍数的钻压;此过程会使控制装置的内管伸出;
第三步骤,将管柱下放补偿距离,补偿距离是由控制装置产生,下放补偿距离会使控制装置原本伸出的内管回缩,同时保证钻压不变;若选用5KN钻压,则下放1个控制装置的补偿距离,若选用10KN钻压,则下放2个补偿距离,即对水泥塞实施的钻压除以5KN等于控制装置所放置的个数;
第四步骤,打压,使修井液沿油管和控制装置内管驱动螺杆钻具执行钻水泥塞操作,直至拉力计显示载荷已恢复至恒钻压管柱整体载荷;
不断重复第三步、第四步,直至完成钻水泥塞操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机械化恒定钻压钻水泥塞;
2、提高了钻压控制可靠性,提高了钻塞速度;
3、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4、杜绝了井口油管反转导致事故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管柱示意图;
图2为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中:1.水泥塞,2.螺杆钻具,3.油管(5KN),4.控制装置,5.油管(5KN),6.控制装置,7.油管,11.抗扭键,12.外管,13.内管,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机械化作业恒钻压钻塞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螺杆钻具2、油管3、控制装置4、油管5、控制装置6、油管7。所述控制装置与螺杆钻具之间用重力为5KN的油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之间也采用重力为5KN的油管连接。
控制装置由抗扭键11、外管12、内管13、限位块14构成,参阅图2。内管中空部分为打压液流动通道,内管突起部分与外管内壁配合形成密封,能够防止打压液泄漏。抗扭键与外管上的键槽配合,能够承受螺杆钻具的反扭矩,使内管在钻塞过程中不发生转动。控制装置内管可伸出外管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为补偿距离,即为单个控制装置一次调整管柱可实现的恒定钻压钻水泥塞的距离。本恒钻压钻塞管柱有多个控制装置,则补偿距离可实现多级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1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阶梯钻头
- 下一篇:螺杆钻具及其破岩钻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