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调整机动车中可运动部件的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3393.4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G.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H02K3/28;H02K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调整 机动车 运动 部件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10),尤其用于电动调整机动车中可运动的部件,具有定子(12),在该定子中布置了转子(14),其中该定子(12)具有至少两个对置的永磁体(18),所述永磁体布置在形成磁性回路的极壳(16)中,其中转子(14)具有电枢轴(60),在该电枢轴上不可相对旋转地布置了用于容纳电绕组(64)的电枢叠组(62),并且电枢轴(60)借助于至少一个转子轴承(80)支承在极壳(16)和/或另一壳体部件(40)中,其中,经过电枢轴(60)和转子轴承(80)的漏磁通通过由不导磁的材料和/或导磁能力小的材料制成的区域(78)抑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以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类型的电机为出发点。
背景技术
用US 4,372,035公开了一种电动机,其中在极壳中布置了两个对置的永磁体并且在该永磁体之间布置了两个所谓的顺序极。为了构造顺序极,在极壳壁中成形了一个轮廓,该轮廓的弯拱的内表面到转子具有和壳状的永磁体的轮廓一样的距离。由于沿轴向的漏磁通,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降低了用于激励转子的电绕组所提供的磁通,由此降低了电动机的效率。
发明内容
按本发明的具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电机相应地具有以下优点,即通过在漏磁通的磁路中构造不导磁或者很差导磁的区域可以明显提高电机的效率。因为由于通过电枢轴和转子轴承的漏磁通出现了损耗,所以在电枢轴和/或转子轴承中构造了由相对于常规部件具有明显降低的导磁能力或者不导磁的材料制成至少部分区域或者整个部件。由此能够在有待提供的结构空间方面尤其在具有较小有待提供的安装空间的应用中例如活动天窗驱动器、座椅调节装置、后掀盖调节装置、车窗升降驱动器以及(后)雨刷电动机中提高扭矩密度。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到的措施实现了在独立权利要求中说明的特征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改善方案。特别在极壳壁的部分构造成磁性极的顺序极电动机的构造中,沿转子轴向的漏磁通损耗是特别大的,由此按本发明在此可以比在纯粹的永磁体电动机中更明显地提高效率。
如果永磁体的相互面对的径向内侧面具有相同的极性,那么其相互排斥。在此,磁性的力线从永磁体出发由于电枢叠组而不朝对置的永磁体延伸,而是沿径向在侧面弯拱并且导向极壳壁的顺序极。通过这种排斥,磁通也特别强烈地沿轴向转向(轴向漏磁通),在这里磁通通过电枢轴以及转子轴承经由极壳再导回永磁体。通过在干扰的漏磁通的磁路中构造不导磁的区域明显降低了该漏磁通并且相应地提高了用于转子激励的磁通密度。
为了降低由转子的开槽引起的扭矩波动,然而同时将永磁体与转子之间的磁通保持得尽可能大,永磁体以及顺序极的内轮廓构造有极提升(Polabhebung)。例如在永磁体上构造不同的半径。在此,中间的区域具有最大比转子半径大15%的内半径,从而在此尽可能小地保持气隙。在永磁体的两个相邻的区域上构造更大的内半径,该内半径降低了力矩波动性。通过构造两个不连续的不同的内半径,相对于连续的极提升部分保持了更大的磁通。
为了很有效地中断沿轴向的漏磁通,优选可以由非导磁的材料或者说很差导磁的材料(与常规的铁材料相比)例如塑料、铝或烧结青铜构成直接布置在极壳上的转子轴承。
如果该转子轴承构造成圆柱形的或者球面状的滑动轴承,那么轴承座套或者轴承球面可以有利地由阻止漏磁通的材料制成。如果第二转子轴承同样支承在由能导磁的材料制成的壳体部件中,那么该第二轴承也由这种不导磁或者很差导磁的材料制成。
所述极壳有利地构造成极罐,极壳在一侧上具有与极罐一体构造的底部,该底部优选具有用于转子轴承的容纳部。在这种借助于深拉制成的极壳中,轴承容纳部作为轴向突起部分一体地成形在极壳上并且可以额外地具有用于转子轴向支承的止挡。因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圆柱形套筒或者轴承球面直接插入极壳的壳体壁(轴承容纳部)中,所以可以通过使用不导磁的材料-例如烧结青铜、铝或塑料-有效地阻止轴向的漏磁通。借助于深拉也可以在制造极壳时在一个工步中不用额外花费地成形用于构造顺序极的压槽。在此,所述压槽都沿轴向延伸直至极壳的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3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预热保护装置及工程机械
- 下一篇:一种板材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