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面板控制器及半导体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2931.8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0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裕介;石井达也;黑岩刚史;赤井亮仁;梶原久芳;大门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纳普蒂克斯日本合同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刘春元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中***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面板控制器 触摸检测 扫描电极 检测帧 触摸面板 显示帧 显示器 检测 半导体器件 触摸传感器 驱动 驱动位置 扫描位置 提前位置 位置重合 相位延迟 液晶面板 周期缩短 检测面 正整数 | ||
提供一种在相对于液晶面板的显示帧周期缩短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帧周期时即使不间除触摸检测也能避免显示扫描位置与触摸检测位置重合的触摸面板控制器。在对检测面重叠于显示器的显示面的触摸面板进行驱动来进行触摸检测的触摸面板控制器中,使所述检测面的检测帧周期为针对所述显示面的显示帧周期的1/n(n为正整数)倍的周期,在各检测帧周期,对触摸面板的检测扫描电极的排列顺序,以与相对于所述显示器的显示扫描电极的驱动位置的规定的相位延迟位置和规定的相位提前位置相应的顺序,确定检测扫描电极的驱动顺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显示器的显示扫描位置控制触摸面板的触摸检测位置的技术,尤其涉及触摸面板控制器及将该触摸面板控制器片装而成的半导体器件,例如涉及应用于搭载有与显示器一体化的触摸面板的信息终端装置等的有效技术。
背景技术
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信息终端装置的表面搭载有与液晶面板一体化的触摸面板,根据基于与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相应地通过触摸面板进行的多点触摸而产生的触摸坐标,能够判断该操作。关于与多点触摸对应的互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在交叉配置的驱动电极与检测电极的交叉位置处矩阵状地形成有许多检测电容,在对驱动电极依次进行驱动时,对经由检测电容而显现在检测电极上的电位变化进行积分而形成检测信号。当在检测电容附近存在手指时,由于其杂散电容而导致与检测电容的合成电容值减小,根据与该电容值的变化相应的检测信号的不同来区分触摸和非触摸。
此外,液晶面板在交叉配置的显示扫描电极与信号电极的各交点处配置有被称作TFT的薄膜晶体管,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上连接有显示扫描电极,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上连接有信号电极,而且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上,在漏极与公共电极之间连接有成为子像素的液晶元件及存储电容器,从而形成各像素。在显示控制中依次驱动显示扫描电极,以显示扫描电极单位使薄膜晶体管成为导通状态,由此使电流在源极与漏极之间流动,此时,对源极电极线施加的各个信号电压施加在液晶元件上而控制其透过状态。
为了谋求将液晶面板和触摸面板一体化的构造的小型化,将触摸面板的一部分电极兼用作液晶面板的一部分电极。即使不兼用也使其相互接近地配置。例如在将液晶面板的显示扫描电极和触摸面板的检测扫描电极兼用或接近配置的情况下,若两电极的驱动位置重合则在相互之间产生信号的干涉,出现显示的失真、触摸检测精度的降低。
此时,若液晶面板的显示帧周期和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帧周期相同,则通过在液晶面板的显示扫描电极的驱动循环(即对液晶元件的数据改写循环)与触摸面板的检测扫描电极的驱动循环(触摸扫描的循环)之间设置一定的相位差,由此使二个电极的选择定时不重合。但是,若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帧周期比液晶面板的显示帧周期短,则仅凭设置一定相位差,一定存在触摸扫描超过液晶元件改写的定时,因此出现触摸扫描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干涉而使显示失真等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1中,将超过显示扫描的驱动电极的点或其前后至少1个驱动电极(也可以是多个)省略地扫描检测扫描的驱动电极。该方法是间除所谓的触摸检测驱动的方法。此外,第2方法是以不产生超过的点的方式将触摸检测的扫描分割进行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分割后的检测扫描时对总数为m根的驱动电极部分地依次进行扫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7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使触摸传感器的检测帧周期为液晶面板的显示帧周期的几分之一时,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显示扫描位置与触摸检测位置重合的情况下,在该位置不进行触摸检测或替换触摸检测顺序来避免干涉,但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点。即,若间除触摸检测则触摸检测精度降低。即使替换触摸检测顺序,在显示帧的最初显示扫描位置及终端的显示扫描位置与触摸检测位置重合,无法完全排除因相互干涉所引起的噪声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纳普蒂克斯日本合同会社,未经辛纳普蒂克斯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2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