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编码单元深度时空相关性的快速HEVC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1255.2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3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武;周承涛;田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96 | 分类号: | H04N19/96;H04N7/01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编码 单元 深度 时空 相关性 快速 hevc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编码单元深度时空相关性的快速HEVC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高清和超高清(3840×2160或7680×4320)视频的发展,H.264/AVC视频压缩标准的压缩效率已经无法满足这些视频的传输和存储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视频压缩效率,MPEG和VCEG组织于2010年成立了视频编码联合协作小组(JCT-VC),共同开发下一代视频压缩标准。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称为HEVC,于2013年初正式发布。
作为最新的视频压缩标准,HEVC能够在占用H.264/AVC高级层(high profile,HP)编码一半码率的条件下,提供与其质量相同的码流,新的视频标准为高清和超高清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存储等铺平了道路。
与以前的视频压缩标准相比,HEVC继承了混合编码的基本框架,同时还提供了更多高效的视频压缩工具,包括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中递归式的四叉树块划分结构、更多的帧内预测模式、高效的参考帧管理、一种新的环内滤波器(sample adaptive offset,SAO)等。这些新的编码工具在提高编码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编码器的复杂度。根据配置的不同,HEVC编码器的复杂度为H.264/AVC HP编码器复杂度的2-3倍,其中编码器为了获得最佳CU四叉树块划分而采用的全深度搜索方法消耗了大量的计算资源,这严重阻碍了HEVC编码器的的应用。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者针对HEVC编码器中CU四叉树块划分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了快速算法。Kim等通过统计率失真代价在不同量化参数下的特性,设置每层CU是否向下划分的阈值,当CU的率失真代价小于设置阈值时,CU不进行划分。Wang等利用当前CU的残差平均值判断CU是否继续划分,当残差平均值小于设定的阈值时,CU不进行划分。这些算法都是基于阈值的,算法稳定性不强。Shen等提出了一种利用贝叶斯决策规则来判断CU是否继续划分的方法,对于某一类视频算法效率高,对于另外一类视频算法效率低。Kim等提出了一种利用周边SKIP模式CU的率失真代价提前判断当前CU是否为SKIP模式的方法。Shen等利用CU的深度时空间相关性以及CU层间信息相关性,跳过当前CU编码过程中很少使用的块划分方式。
Gweon等通过检查coded_block_flag的情况决定是否提前终止CU编码。Choi等通过判断当前CU是否为SKIP模式决定是否继续对子CU进行编码。Yang等提出了一种类似于H.264/AVC参考编码器所采用的SKIP模式检测算法。这三种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编码器复杂度,这些算法都被HEVC标准编码器采用。
Lee等利用前一帧中同一位置的CU与当前CU的块划分相关性,跳过当前CU中的某些划分,但是该方法只利用了CU与前一帧同一位置CU时间上的相关性,若能充分挖掘编码单元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编码器复杂度还能进一步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编码单元深度时空相关性的快速HEVC编码方法,利用编码单元之间深度单一性的特点,缩小编码单元的深度搜索范围,在保证率失真性能的同时,降低编码复杂度。
一种基于编码单元深度时空相关性的快速HEVC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入原始编码序列;
(2)提取已完成编码的编码单元的深度;
(3)若当前编码单元的深度小于深度阈值,利用前一帧中两相邻编码单元的深度关系,缩小当前编码单元的深度搜索范围,规则如下:
若前一帧中两相邻编码单元的深度分别为DL_co和DCo,当前帧中位置对应的两相邻编码单元的深度分别为DL_cr和DCr、,则:
a、若DL_co<DCo,则利用深度单一性特点确定DCr的范围;
b、若DL_co=DCo,则在预定范围内搜索DCr的深度;
c、若DL_co>DCo,则利用深度单一性特点确定DCr的范围;
(4)在步骤(3)所得的深度搜索范围中,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搜索深度,至最大深度后结束深度搜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