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烤盐加工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643.9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9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临安三和园竹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A23L27/4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13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装置 方法 | ||
一种烤盐加工装置,主体由套筒(2)和烤筒(1)组成,套筒和烤筒的左端均为敞口端,烤筒的敞口端有翻沿,翻沿下部有一对托轮(20),套筒两侧有转动搁轴(16)、水平定位件(15)、水平搁条(14)和气缸(13),烤筒内壁有翻炒板(3),套筒封闭端外侧有电机(6)、变速箱(5)和转动主轴(4),套筒下部有燃烧室(18)。用本炉及配套方法加工烤盐,能获得碱性盐,净化效果好、盐外观白净、生产工效高、成本低。用本装置加工烤盐需经过六个步骤,依次是:备料与净选、进炉炒烤、自然冷却、粉碎与过筛、加碘、检验与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烤盐的装置,装置的核心部件由内部转动的烤筒和外部保温的套筒组成、以燃气为热源的烤盐加工装置及主要用该装置生产烤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竹盐在我国出现至今才近十年,工艺较繁杂,需用竹筒装盐、松柴燃烧,松与竹原料分布有地区性,林区有、城市无,南方有竹、北方缺竹或无竹,生产布点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而且竹盐从原料海盐装竹筒内后再进炉烘烤,到盐出炉时止,耗时>24h,生产周期长。近年韩国出现一种烤盐,不用竹筒装盐、不用松柴作燃料,无论林区、城市、南方、北方均可布点生产,原料易得、推广面宽。韩国近年出现的烤盐生产的主要设备有两种型式,一种是立式双筒烤盐炉,原料海盐由上至下落,火焰及热气流由下向上行,通过立式双筒内的螺旋绞龙式结构减慢原料海盐下落和火焰热气流上行的速度,使加热烘烤充分;另一种是卧式单筒烤盐炉,筒内置绞龙结构,筒的一端进海盐,另一端出烤盐,单筒的下方加热。现有技术中无论立式双筒还是卧式单筒的两端均敞开,烘烤时难以避免火焰和/或燃烟与加工中盐的直接接触,盐被烟熏黑、燃料在烧烧时逸出的有害成分二次污染了食盐,烟熏气味浓烈,烤盐质量严重受损。本行业的技术人员知晓,盐在800℃膨化,原污染在海盐中的重金属离子多数已排除,再升温,盐就接近液化温度而逸失,得率低。现有技术的这类装置在烘烤时升温难以达到800℃,一般只能升温到600℃即止,海盐中原有的有害成分只能部分逸出,净化程度不甚理想。这类装置受结构的制约,升温慢、保温难,每个加工周期超过两小时,工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出一种用于烤盐加工的滚筒式烤盐炉作烤盐加工的主要装置,以及用该炉加工烤盐的方法。
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烤盐加工装置为滚筒式烤盐炉,包括燃烧室、炉架和炉体,炉体由外面的套筒和里面的转动式烤筒组合成,套筒和烤筒的左端均为敞口端,烤筒的敞口端有翻沿,翻沿下部有一对水平安装的托轮,套筒和烤筒的右端为封闭端,套筒为双层壁,双层壁内夹有保温材料层,安装在炉架上和/或套筒两侧有转动搁轴、水平定位件、水平搁条和气缸,烤筒内壁斜向固定有翻炒板,套筒封闭端外侧有电机、变速箱和一端与烤筒封闭端连接的转动主轴,套筒下部纵向开有长槽形口,该口正下方有四周壁合围成的燃烧室,其两侧有通风孔、底部有纵向成排的火炬,燃烧室右端通入点火装置和带电磁阀的输气管,套筒与烤筒之间的空间内有温度传感器,炉体外有控制箱。
用本烤盐加工装置生产烤盐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备料与净选,购得符合国标要求的原料海盐,再用智能色选机净选或人工净选,将运输或贮藏过程混入的杂物剔除;
(2)进炉炒烤:按烤筒容量大小,从敞口端的敞口加入待加工的与容积匹配量的海盐后,开动电机并输气点火,短时内烤筒温升至800℃,炒烤20分钟,火自动熄灭,炉温快速下降,即可出料;
(3)自然冷却:开动气缸使筒体逆时针转动90°敞口端朝下,炒烤后的盐全部倒出摊凉,自然冷却<45℃;
(4)粉碎与过筛:粉碎后按客户要求的粒度过筛或过筛为18-24目的盐粒;
(5)加碘:用加碘机按国标要求加碘成含碘的烤盐;
(6)检验与包装:按国标对食用盐的要求和企标对烤盐的要求进行检验和包装后出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临安三和园竹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临安三和园竹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小麦酱油酿造工艺
- 下一篇:即食风味小鱼仔的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