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实现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0433.X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晗;卿杜政;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9/45 | 分类号: | G06F9/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组件 服务 实现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型组件的实现方法及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实现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分布式联网仿真应用越来越普遍,同时对模型组件的可重用、服务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可以采用WSDL对仿真模型进行统一描述,从描述自动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代码,这样可方便地实现仿真模型的封装。分布交互仿真系统中模型的编写一般采用的语言是Visual C++,而GT3中服务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程序的编写一般采用JAVA语言。如果需要把模型资源服务化,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将所有的模型资源用JAVA语言进行改写。但原来的系统中,模型车厂、仿真支撑平台、显示系统、演练管理等都是采用VC语言开发的,如果全部用JAVA语言重新开发的话,其结果是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开发的周期也将大大增加。
同时复杂系统分布仿真技术在实现仿真系统中各类资源安全地共享与重用、协同互操作、优化调度运行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一种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实现方法及其系统,以满足仿真系统对各类资源安全地共享与重用、协同互操作和优化调度运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实现方法及其系统,以解决建模仿真在开放、动态网络环境中开发和运行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实现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生成模型服务支持的模型组件代码的服务化封装;
步骤二:采用GT3core工具实现模型组件的服务部署;
步骤三:在客户端实现对模型组件服务的调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是采用服务实现文件实现对模型组件源程序中方法的声明以及调用。
优选的,所述服务实现文件生成h头文件,此h文件和模型组件源程序中的cpp文件共同编译生成一个模型组件的dll动态链接库文件,所述dll动态链接库为服务实现文件调用模型资源的形式。
优选的,所述动态链接库文件生成后,模型服务通过jni来调用模型组件源程序中的方法,而模型组件源程序中的方法中已经实现了对原有模型的调用,从而实现对原有模型资源初始服务化。
优选的,所述服务部署采用GT3core工具,生成能够描述服务接口信息的服务接口描述文件,基于所述服务接口描述文件和服务实现文件,对模型服务进行编译、打包和部署。
优选的,所述服务部署进一步包括:
用GT3core工具生成能够描述服务接口信息的服务接口描述文件;
由模型开发者用GT3core工具根据模型能够提供的接口以及接口的参数进行编写生成WSDL接口描述文件;
基于所述服务接口描述文件和服务实现文件,对模型资源服务进行部署,形成模型资源服务的服务端。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可根据下载的接口描述WSDL文件,自动生成调用模型资源服务的C++代码。
一种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实现系统,该系统包括
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封装模块,用于生成模型服务支持的模型组件代码;
模型服务部署模块,采用Web服务描述语言WDSL,提供模型服务接口的描述,并完成模型服务的部署;
对模型服务的调用模块,根据下载的接口描述WSDL文件,自动生成调用模型资源服务的C++代码。
优选的,所述的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封装模块,是利用源程序中的cpp文件和h文件编译生成一个dll动态链接库文件,所述dll动态链接库为服务实现文件调用模型资源的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对对现有的分布式仿真规范不做修改,以保持技术的延续性和继承性,便于分布式仿真系统的集成;仿真模型的服务化,分离仿真模型的调用方和实现方,提供仿真模型就是提供一种服务;考虑实时性因素,提高仿真模型服务调用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一种模型组件的服务化实现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经北京仿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4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击发毽球训练器材
- 下一篇: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