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9185.7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内设有横向隔板(11)将所述反应池的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好氧区(12)和位于下方上部的厌氧缺氧区(13)以及位于下方下部的厌氧区(14);
所述反应池的侧壁上靠近反应池底部位置设有供污水进入反应池的进水孔(15),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刮泥机(4),反应池的下方设有承接刮泥机所送污泥的泥斗(5),所述泥斗(5)内设有用于将污泥送出泥斗的推送装置(6);
对应于好氧区(12)段,所述隔板上设有曝气装置(2),并且堆积有水处理用AO反应器(3);所述反应池的侧壁的上部设有过水孔(17),所述反应池的内侧壁上对应于过水孔(17)设有过水堰(18);
对应于缺氧厌氧区段,所述反应池的侧壁上设有污泥回流孔(19)和位于所述污泥回流孔上方的上清液回流孔(16),该上清液回流孔(16)通过回流管道连接沉淀池的上清液抽出孔,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水泵;
所述沉淀池(7)对应于过水孔(17)设置在所述反应池外,与所述反应池共用一个侧壁,所述过水孔(17)即为沉淀池的入口,所述沉淀池的下部为斗状结构,并且所述污泥回流孔(19)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底部;所述沉淀池内上部位置设有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8);
所述污泥沉淀池的侧壁上设有清水出孔(71),清水出孔(71)位于所述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8)的上方;对应于该清水出孔(71)在污泥沉淀池的外侧壁上设有出水堰(9);所述上清液抽出孔位于所述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的下方且靠近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8)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向反应池内吹送空气的风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14)内设置有污泥浓度传感器,所述反应池的好氧区(12)、缺氧厌氧区和厌氧区(14)内均设有用于监测各区溶解氧浓度的溶氧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8)包括多块波纹板,所述波纹板横截面为呈周期性变化的波形结构,各所述波纹板均相对于水平面垂直设置,相邻的波纹板对称设置且相互之间间隔有间距,相邻波纹板之间的最小间距即为排泥通道(82),水平设置的多根加强杆(89)穿设在各所述波纹板上从而将这些波纹板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波纹板之间还纵向设有多块隔板(88),这些隔板(88)间隔设置,并且隔板(88)的宽度大于相邻波纹板之间的最小距离且小于相邻波纹板之间的最大距离,各所述波纹板上设有与各所述隔板(88)相适配的卡槽(86)或卡孔(86),所述隔板(88)的两侧边插设在对应的卡槽或卡孔(86)内,从而将各所述隔板(88)连接在相邻的波纹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波纹板之间的隔板(88)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结构为梯形波,该梯形波的两个腰与对应谷底之间的夹角为45°~60°,相邻波纹板之间的最小间距与波谷腰长的比例为1:2~1: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结构为三角形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还包括矩形框架,所述框架由十二条边棱连接而成;所述的波纹板安装在所述框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流沉淀分离有多个,这些水平流沉淀分离装置依次对接和/或叠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91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