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7109.2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大泽俊章;竹繁彻朗;西敦史;高山庆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齐秀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电动机的控制而使发动机的曲柄轴正转驱动以及反转驱动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常在其起动时从电动机向曲柄轴传递正转驱动的转矩来进行初始旋转,并依据该旋转,转变为因燃料的燃烧所引起的自身力量带动的曲柄轴的旋转。而且,公知在因电动机所引起的旋转时,由于发动机内部的活塞利用惯性力会越过压缩上止点,因此要执行在使曲柄轴正转驱动之前先使曲柄轴反转驱动来延长直到压缩上止点为止的助走距离这样的回摆(swing back)控制(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动机起动控制装置,在基于启动开关的发动机起动时以及基于空转停止控制的发动机停止时,实施曲柄轴的反转驱动。尤其是,在空转停止控制时使曲柄轴反转驱动的情况下,通过抑制施加给曲柄轴的转矩(降低反转速度),来执行使活塞不从压缩上止点朝正转方向返回这样的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3135号公报
然而,在车辆实施空转停止控制的情况下,当在自动停止后再起动车辆之际,需要从蓄电池向电动机供给充足的电力以使曲柄轴正转驱动。在蓄电池的容量暂且不足的情况下,当实施空转停止控制之际,会发生发动机的驱动停止等的不良状况。为此,在实施空转停止控制的车辆中,期望在最初开动之际(即发动机起动时)预先掌握蓄电池的状态来判断有无空转停止控制的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要求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发动机起动时既能高精度地控制曲柄轴的反转驱动也能有效地灵活利用该反转驱动来良好地认识蓄电池的状态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控制装置(10)具有以下特征。
第1特征:发动机控制装置(10)具有控制部(36),其进行回摆控制,在该回摆控制中,当发动机(E)起动时由基于来自蓄电池(96)的供给电流进行驱动的电动机(70)而使曲柄轴(48)反转驱动、且在该反转驱动后使所述曲柄轴(48)正转驱动,所述控制部(36)具有:供给控制部(128),其将从所述曲柄轴(48)的反转开始时间点到规定时间点为止的第1期间(T1)中的所述供给电流的电流值或者占空比设定为大于所述规定时间点以后的第2期间(T2)中的所述供给电流的电流值或者占空比;和蓄电池状态判别部(126),其基于所述第1期间(T1)中的所述蓄电池(96)的电压状态来判别所述蓄电池(96)的状态。
第2特征:所述供给控制部(128)将所述第1期间(T1)中的所述电流值或者所述占空比设定为随着所述曲柄轴(48)的反转驱动而发生位移的所述发动机(E)的活塞越过上止点的值。
第3特征:所述供给控制部(128)将所述第2期间(T2)中的所述电流值或者所述占空比设定为所述活塞不越过所述上止点的值。
第4特征:所述供给控制部(128)基于所述发动机(E)的水温或者节气门开度来设定所述供给电流的电流值或者占空比的阈值,将所述第1期间(T1)的所述电流值或者所述占空比设定为大于所述阈值的值,将所述第2期间(T2)的所述电流值或者所述占空比设定为小于所述阈值的值。
第5特征:所述控制部(36)具有蓄电池电压获取部(116),该蓄电池电压获取部(116)至少检测所述第1期间(T1)中的所述蓄电池(96)的多个电压值并进行保存。
第6特征:所述蓄电池电压获取部(116)将所述第1期间(T1)中的所述蓄电池(96)的电压值的检测定时设定得短于所述第2期间(T2)中的所述蓄电池(96)的电压值的检测定时。
第7特征:所述供给控制部(128)将正转驱动开始时的所述电流值或者所述占空比和所述第1期间(T1)中的所述电流值或者所述占空比设定为大致相同。
第8特征:所述控制部(36)具有:空转停止控制部(124),其在车辆暂时停车时实施使所述发动机(E)自动停止的空转停止控制,在所述蓄电池状态判别部(126)判别出所述蓄电池(96)的状态为异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36)禁止所述空转停止控制部(124)的动作。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7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栅栏
- 下一篇:用户用电窃电行为模式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