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5701.9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石台县西黄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45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饮茶是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而目前茶叶有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等诸多品种,而由于原料和加工方法上的不同,其品位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提高和对饮茶的实际需要,红茶备受人们欢迎。目前,传统的红茶有: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四川的川红、福建的闽红,还有以河南信阳茶区茶叶茶种及气候环境的特点,生产有独特的信阳高香红茶,如品牌为文新高香红茶。
红茶(又称工夫红茶)品质特点是红汤红叶,外形条索,外形条索紧结匀直,色泽乌润,毫尖金黄:内质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具有形质兼优的品质特征。祁红具有特殊的甜花香,俗称“兰花香”,高级川红带有一种类似橘子香气。
红条茶要求鲜叶细嫩、匀净、新鲜。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鲜叶进厂后,严格地对照鲜叶分级标准进行验收分级,分级加工。而传统的红茶由于在加工方法上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内质香气不足,时间短,色泽欠佳,口感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影响了红茶的生产、销售和饮用,满足不了随着人们生活日益提高,对茶文化的需要。红茶质量的好坏,其发酵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制约着红茶的色泽、口味、香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茶叶口感好,香味浓的红茶制备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红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原料
以安徽省石台县本地茶园所种一芽至一芽一叶出展为鲜叶原料,要求芽叶完整,大小均匀一致,新鲜不压碎,无病虫叶、紫色叶的新鲜叶;
2)摊青
鲜叶拣选后及时薄摊在室内通风、清洁、干燥的篾盘中,厚度2-3厘米,一般摊放2-4小时,等待水分在70-72%时为适度;
3)萎凋
室内萎凋,选择气温20-28℃的晴天,每个直径100厘米的竹筛内摊放1.2-1.5千克一芽至一芽一叶出展鲜叶原料,放置在旋转式茶叶萎凋机中,分别进行萎凋,时间在2.5小时左右,含水量70%左右,叶面颜色变深,叶片变软为宜;
4)揉捻
用茶叶揉捻机一次揉捻80分钟,全部按照“轻-重-轻-重-轻”的加压方法进行,破碎率和成条率控制在3%以内;
5)发酵
用红茶发酵机进行发酵,在湿度为95%的室内环境下进行,发酵温度在23-26℃,时间为3小时;红茶发酵过程内部各种化学成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部特征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叶色由青绿、黄绿、黄、红黄、黄红、红、到暗红色,香气则由青气、清香到花香;
6)干燥
通过干燥箱进行干燥,温度控制在110℃左右,时间为25分钟,第一次干燥结束后,待茶叶冷却至常温后,再在80℃的环境下干燥35分钟,采用两次干燥程序,保证茶叶表面含水量一致。
7)包装
干燥完成好的产品进入包装程序,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制备的红茶外形条索乌黑油润,略带金毫,香气馥郁持久,汤色红匀明亮,滋味香醇回甘,叶底红匀明亮,鲜美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红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原料
以安徽省石台县本地茶园所种一芽至一芽一叶出展为鲜叶原料,要求芽叶完整,大小均匀一致,新鲜不压碎,无病虫叶、紫色叶的新鲜叶;
2)摊青
鲜叶拣选后及时薄摊在室内通风、清洁、干燥的篾盘中,厚度2-3厘米,一般摊放2-4小时,等待水分在70%为适度;
3)萎凋
室内萎凋,选择气温20-28℃的晴天,每个直径100厘米的竹筛内摊放1.2-1.5千克一芽至一芽一叶出展鲜叶原料,放置在旋转式茶叶萎凋机中,分别进行萎凋,时间在2.5小时左右,含水量70%左右,叶面颜色变深,叶片变软为宜;
4)揉捻
用茶叶揉捻机一次揉捻80分钟,全部按照“轻-重-轻-重-轻”的加压方法进行,破碎率和成条率控制在3%以内;
5)发酵
用红茶发酵机进行发酵,在湿度为95%的室内环境下进行,发酵温度在23-26℃,时间为3小时;红茶发酵过程内部各种化学成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部特征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叶色由青绿、黄绿、黄、红黄、黄红、红、到暗红色,香气则由青气、清香到花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石台县西黄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石台县西黄山茶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内窥镜视频系统
- 下一篇:京海黄鸡12周龄体重的分子遗传标记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