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31300.6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健;李海云;张鸿祺;李佑祥;张莹;王盛章;张晓龙;于红玉;汪阳;刘健;李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瘤 栓塞 复发 风险 预测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中,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脑血管疾病,采用介入栓塞技术治疗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对颅内动脉瘤进行介入栓塞技术治疗后,其后续的转归方向有:颅内动脉瘤治愈、颅内动脉瘤保持稳定及颅内动脉瘤复发等不同的转归方向。为了准确确定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就需要进行预测,以评估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从而为后续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技术数据支持。
目前,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依据临床病例的随访和总结,由医疗人员确定是否具有复发风险,具体地说,根据临床病例的临床特征,包括颅内动脉瘤特征及栓塞特征,由医疗人员的经验确定复发风险,确定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其中,颅内动脉瘤特征包括: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及形状信息等,栓塞特征包括:栓塞材料及栓塞程度;所述栓塞材料为单纯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所述栓塞程度为完全栓塞或部分栓塞,部分栓塞程度表达为已栓塞体积占原动脉瘤总体积的百分比。
第二种方式,对颅内动脉瘤进行三维影像造影,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对三维造影的颅内动脉瘤进行血流动力学研究,得到病例个体化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根据得到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中的某些类型参数值,对颅内动脉栓塞后复发风险进行预测,确定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
采用以上两种方式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都存在缺点:采用第一种方式涉及的特征众多,没有个体化及量化的标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的影响特征不清楚,医疗人员无法准确判断,需要采用经验来判断。或者需要对所有临床病例都采用归一化方式,按照第二种方式进行有创性的对颅内动脉瘤进行三维影像造影,一般临床病例往往要经历2次以上的对颅内动脉瘤的三维影像造影过程,这对临床病例来说是过度的还是不足的,没有统一标准,且采用第二种方式对临床病例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和医疗风险。
综上,目前在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时,对颅内动脉瘤栓塞后转归方向的机理认识不足,没有量化地提示哪些特征能够减少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的风险,能够增加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稳定性,导致在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后续续检查及治疗等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够量化地对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进行预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的预测系统,该系统能够量化且归一化地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进行预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复发风险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已有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得到已有临床病例的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及临床特征分别与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之间的关系;
筛选得到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对应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及临床特征,建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评估模型;
利用所建立的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评估模型,用于后续对临床病例的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的预测。
所述已有临床病例包括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临床特征及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
所述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临床特征包括: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栓塞的临床特征,其中,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包括:颅内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及形状信息;
栓塞的临床特征包括:栓塞材料及栓塞程度;
所述栓塞材料为单纯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所述栓塞程度为完全栓塞或部分栓塞,部分栓塞程度表达为已栓塞体积占原动脉瘤总体积的百分比。
所述筛选得到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对应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为:
以血流动力学参数值解释颅内动脉瘤栓塞后不同转归方向的机理,建立临床真实状态的三维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方法,引入单纯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颅内动脉瘤及其载瘤血管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得到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对应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包括:血流流速、壁面切应力、壁面切应力震荡因子、切应力梯度或/和低切应力面积。
所述建立颅内动脉瘤栓塞后的转归方向评估模型是采用SPSS18.0统计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评估和预测,定义p<0.05时差异有统计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应用事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染色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