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光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0266.0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京涛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B60Q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照明 时间段 眩光 照明系统 方向测定设备 关联 发光时间段 光源探测器 时间段选择 灯光选择 观察周期 时间测定 现场环境 照明空间 行车安全 不可见 单片机 有效地 观察 发光 照射 电路 灯光 智能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防眩光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采用发光照明的时间与发光照明的方向相关联的方法,将照明空间水平面内的一周方向,分为若干份,同时将每个观察周期的时间也进行同样份数的划分,每一份方向与每一个时间段相对应,根据发光照明的时间与发光照明的方向相关联的要求,每一个方向照射的灯,根据现场环境,在对应的一个或相邻几个时间段进行发光和观察,并通过设定各种灯光的发光时间段与观察时间段的关系,实现对不同用途的灯光选择可见或不可见,使用本发明控制方法的装置由时间测定设备、方向测定设备、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时间段选择电路、眩光源探测器、执行器五部分组成。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防止眩光,最大限度的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眩光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是汽车防眩光照明研究的热门。据文献记载,机械光阀是最早被应用于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的,但设备沉重,不具有实用性;后来文献中出现对液晶光阀通过电子控制或单片机控制方式的构想,与前比较,硬件虽有所改进,但是受其控制理论和方法的局限,存在以下缺陷和问题:
1、不能识别和解决对方和己方的大灯脉冲重合的问题。以往的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只分“对方”和“己方”两个时间段观察。当双方的大灯脉冲重合时,为躲避对方的大灯脉冲,两车的照明系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改变自己的照明时间,造成双方车灯脉冲再次重合,如此循环,双方光阀和照明总是同步开启,导致防眩光功能失效。
2、在在实际中运用时,仅抑制会车时前方的汽车大灯造成的眩光,而不能抑制后视镜中,超车的车辆的大灯造成的眩光。另外,还会对信号灯和红绿灯的灯光造成抑制。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还有更多的功能有待发掘。
以上缺点,造成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减弱眩光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明显,仍然难以避免危险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眩光效果明显、安全性能高的防眩光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防眩光照明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原理,就是采用发光照明的时间与发光照明的方向相关联的方法,对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具体方法为:将照明空间水平面内的一周方向,分为若干份,同时将每个观察周期的时间也进行同样份数的划分,每一份方向与每一个时间段相对应,根据发光照明的时间与发光照明的方向相关联的要求,每一个方向照射的灯,只在对应的一个或相邻几个时间段进行发光和观察,并通过设定各种灯光的发光时间段与观察时间段的关系,实现对不同用途的灯光选择可见或不可见。该方法,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照明方式或方案:正常情况下,每一个方向照明的灯,只在对应的一个时间段进行发光。当出现特例情况时,例如:当视场中眩光源的发光时间在己方对应时段时,可以选择对应时段相邻的,没有眩光源发光的(一个或相邻几个)时间段,进行照明观察。消除了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的弊端和缺陷,并且提高了时间分隔防眩光照明系统性能,增加了其功能。
本发明也同时提出了使用上述方法的防眩光照明系统的装置。所述装置由:时间测定设备、方向测定设备、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时间段选择电路、眩光源探测器、执行器五部分组成。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要求照明灯的发光时间与照射的方向相关联,因此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必须使用方向测定设备和时间校对设备,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对防眩光照明系统的执行器(包括:脉冲灯、光阀眼镜以及信号灯等)进行操作,实现防眩光照明功能。
该装置在汽车照明系统上应用时,由卫星授时或无线网络信号授时同步的高精度时钟做为时间测定设备、电子罗盘探头或卫星定位和陀螺仪组成的方向测定装置、汽车特定位置和方向上的眩光源探测器、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时间段选择电路组成,执行器由室内灯、大灯、仪表背光灯、信号灯、眼镜电路、语音蜂鸣器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京涛,未经张京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