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钾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0133.3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孝云;陆东芳;陈星;常鼎伟;高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12 | 分类号: | C01B31/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化剂 制备 活性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炭吸附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醇钾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含碳物质的颗粒和粉末,主要是生物有机物质(如煤、石油、沥青、木屑、果壳等)经炭化和活化得到的疏水性吸附剂。由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它具有吸附、催化作用,物质在其孔隙内积聚,并保持物理、化学的稳定性等特征。可以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与多种溶剂在高温高压下使用。目前,活性炭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化学工业、食品加工、湿法冶金、药物精制、军事化学防护等各个领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产品。但是,传统化学法制备活性炭以强酸(H2SO4、H3PO4),强碱(KOH、NaOH),ZnCl2等为活化剂,其对环境污染大、对设备腐蚀严重、活化剂用量大、成本高等。因此,开发寻找一种环境友好的活性炭制备工艺成为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醇钾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在1860~2300m2/g,碘吸附值在1150~1535mg/g。该方法制备活性炭,活化剂用量小,对环境友好、对设备要求简单。避免了传统化学法制备活性炭以强酸(H2SO4、H3PO4)、强碱(KOH、NaOH)、ZnCl2等为活化剂,对设备腐蚀严重、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该技术研究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醇钾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木质或竹质原料粉碎,筛选出粒径1-2mm的原料,并烘干至恒重;取20~50g烘干原料转移到不锈钢管式反应器中,并安装到管式电阻炉上,在氮气保护下以10-20℃/min的速率升温至300-400℃,并保温30~6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与活化剂充分混合后,转移到不锈钢管式反应器中,并安装到管式电阻炉上,在氮气保护下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800℃,并保温60-120min后,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停止通氮气;将产物倒入盐酸水溶液中加热煮沸,再用蒸馏水洗涤至pH=7,干燥,即得到活性炭。
烘干原料和活化剂的质量比为20:1~10:1。
所述的醇钾为叔丁醇钾。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活性炭,活化剂用量少,对环境友好、对设备要求简单,所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在1860~2300m2/g,碘吸附值在1150~1535mg/g。采用该方法制备活性炭避免了传统化学法制备活性炭以强酸(H2SO4、H3PO4),强碱(KOH、NaOH),ZnCl2等为活化剂,对设备腐蚀严重、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该技术的成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图。
图2是活性炭的孔径分别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木质或竹质原料粉碎,筛选出粒径1-2mm的原料,并烘干至恒重;取20g转移到不锈钢管式反应器中,并安装到管式电阻炉上,在氮气保护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400℃,并保温30min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与叔丁醇钾 (质量比,烘干原料: 叔丁醇钾=10:1)充分混合后,转移到不锈钢管式反应器中,并安装到管式电阻炉上,在氮气保护下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并保温120min后,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停止通氮气;将产物倒入盐酸水溶液中加热煮沸,再用蒸馏水洗涤至pH=7,干燥,即得到活性炭。所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在1952m2/g,碘吸附值在1198mg/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