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浇注型弹性体聚氨酯轮胎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353.4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林;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台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44;B29B13/02;B29L3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1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弹性体 聚氨酯 轮胎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轮胎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了一种浇注型弹性体聚氨酯轮胎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实心轮胎是各种工业车辆所使用的传统充气轮胎的替换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工厂、港口、仓库等速度慢负荷高的场合,目前实心轮胎多为橡胶胎。由于这些场合的路面条件比较苛刻,路面不平整,橡胶胎体内部产热高,胎体易因为内部高而爆裂。这些都会造成轮胎的早期损坏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橡胶实心胎,为了得到较好的性能,大量使用炭黑补强,这样轮胎在行驶中会出现路面形成黒痕而污染环境,在一些如印刷、造纸、食品、仓库等环境整洁度要求高的场合不宜使用。
目前,环保型实心轮胎,专利号为01225667.6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是将环氧树脂、硅橡胶或废旧橡胶作为实心轮胎轮芯,在外面包裹一层聚氨酯而成。实心轮胎的特点是内生热大,且在冲击和振动载荷作用下容易产生轮毂和胎面分离现象,在使用情况下频繁出现此类现象,导致运送成本加大,安全性能无法保障,上述的专利的轮芯,同样存在相同的缺点,在较高负荷条件下,容易产生轮毂和胎面分离现象,或是胎体内部升温大,易导致轮胎早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容易产生轮毂和胎面分离现象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不易脱胶损坏的浇注型弹性体聚氨酯轮胎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浇注型弹性体聚氨酯轮胎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材料准备
(1)预聚体和硬化剂的备制
选用NCO重量含量为4.20%~4.47%的聚氨酯;选用硬化剂:MOCA;
(2)轮芯材料的备制
选用直径均在170mm以上的铸件和铝件以及直径在204mm以上的钢管;
步骤B.涂布处理
选用固体含量在18.50~20.50%(重量)的接着剂,每1kg的接着剂配比1.2~1.8kg的MEK,然后进行搅拌;将轮芯材料置于涂布机内进行接着剂的涂布,后进行风干,风干时间在3h以上;配比、涂布、风干过程所处的温度在35℃以下,湿度在55%以下;
步骤C.模具前期处理
在模具内涂上离型剂;
步骤D.预热处理
(1)将聚氨酯置于聚氨酯炉中,使聚氨酯处于75~100℃的温度中进行预热,预热时间在18h以下;
(2)将硬化剂置于硬化剂炉中,使硬化剂处于110~130℃的温度中进行预热,预热时间在16h以下;
(3)将模具置于预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在90~120℃之间;
(4)将风干后的钢管、铸件和铝件置于预热炉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在105~120℃之间,预热时间在2~16h之间;
步骤E.组装处理
将轮芯材料组装在模具内,后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在105~115℃之间, 预热时间在0.5~8h之间;
步骤F.浇注处理
预热后的聚氨酯和硬化剂均融化成液体,将聚氨酯和硬化剂按100:10~100:15(重量)的百分比浇入模具内;
步骤G.一次硬化
将浇注后的模具置于加热炉中加热,加热温度在100~120℃之间,加热时间为1h以上,聚氨酯和硬化剂凝固后为胎面;
步骤H.二次硬化
一次硬化后进行脱模,将脱模后的胎面和轮芯置于加热炉中,加热温度在100~120℃之间,加热时间为6~24h之间;
步骤I.冷却
将脱模后的胎面和轮芯冷却至20~30℃之间。
作为优选,在聚氨酯和硬化剂进行预热时,对聚氨酯和硬化剂进行真空脱泡处理:聚氨酯和硬化剂分别在温度维持在75~100℃和110~130℃的反应炉中进行脱泡,反应炉中的真空度<133Pa。
作为优选,硬化剂的色数在3~5之间,接着剂的粘度在750~1050mPa·s之间,接着剂的相对密度在0.95~0.99g之间,接着剂的剥离强度≤20KN/m,接着剂的接着力≤90%。
作为优选,聚氨酯的粘度在700~1100(mPa·s)之间,聚氨酯的色数在1以下。
作为优选,轮芯材料进行涂布处理前,先对轮芯材料进行抛丸处理:将轮芯材料置于抛丸机中进行喷射,直径在150mm以下的轮芯材料喷射时间为2min,直径在151以上的轮芯材料喷射时间为3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台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台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