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绿假单胞菌株发酵液提取物与井冈霉素复配物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9061.2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4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兰;张亚;苏品;黄璜;刘双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2 | 分类号: | A01N63/02;A01P3/00;A01N43/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41012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绿 假单胞 菌株 发酵 提取物 霉素 复配物 应用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250195.0、申请日为2013年6月21日,发明名称为一种铜绿假单胞菌株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拮抗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SU8,同时还涉及该菌株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上,常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作物病害的发生。尽管化学农药对作物病害有理想的防治效果,但由化学农药带来的负面问题日益突出,譬如:污染环境、破坏天敌,长期使用也易诱发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其次,过量的施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了用药成本,也会导致农药残留。依靠现代生物防治技术,采用拮抗菌防治作物病害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利用拮抗菌产生的活性物质防治作物病害,具有安全、高效、低毒、无污染、周期短、易于研究、便于生产、无残留等优点。
早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假单胞菌作为一种拮抗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是假单胞菌的一种,可产生吩嗪-1-羧酸、藤黄绿脓菌素、2,4-二乙酰藤黄酚等多种活性物质,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烟草黑胫病、油菜菌核病、杂交竹梢枯病等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由于该菌可产生多种抑菌物质,不同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不一样,同一菌株也可产生多种抑菌物质,而且这些抑菌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提取物与井冈霉素的复配物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鲜见研究,而且对植物病原细菌的研究较少,仅见其代谢产物绿脓菌素对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他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的研究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铜绿假单胞菌SU8(Pseudomonas aeruginosa)SU8。
本发明所述的铜绿假单胞菌SU8(Pseudomonas aeruginosa)SU8,已于2013年5月7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178。
本发明菌株SU8的特性:
1.形态特征
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在温度28-30℃连续培养30h,通过电显微镜扫描观察,菌株SU8呈长杆状,菌体长短均匀,一般长度在1-1.5μm范围内,有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见图1。革兰氏染色后的菌体呈红色,指示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
2.在各种培养基上生长(温度28-30℃,培养30h)的特征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菌落呈山脉状、湿润、表面粗糙边缘光滑、呈淡黄色无金属光泽、长时间培养产生墨绿色积淀物、紫外灯下有荧光。可溶性色素有。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菌落呈圆形、湿润、表面粗糙有小点状突起、早期呈黄绿色、后期呈红褐色、紫外灯下无荧光。可溶性色素有。
高氏一号培养基:菌落呈圆形、湿润、表面与边缘均光滑、无色透明状。可溶性色素无。
King氏培养基:菌落呈山脉状、湿润、表面粗糙有小点状突起、边缘光滑、有铜绿色金属光泽,紫外灯下有荧光。可溶性色素有。
3.生理化特征
能利用D-木糖、D-葡萄糖、甘露糖、赤藓糖、阿糖醇、松三糖、甘油、柠檬酸盐、甲基红,可使明胶液化、脂肪分解、硝酸盐还原、氧化酶阳性、脓青素阳性、接触酶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但不能利用乳糖、 L-阿拉伯糖、L-鼠李糖、肌醇、半乳糖、D果糖、蔗糖、棉籽糖、石蕊牛乳、糊精、麦芽糖、山梨酸糖、水杨苷、七叶灵、不产生硫化氢、氨气、吲哚等,属于好氧菌,能在41℃下生长但不能再4℃下生长。
参照文献《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结合本菌株SU8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特征,显示该菌株符合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的相关鉴定特征。将菌株SU816S rDNA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序列经BLAST比对显示,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aeruginosa SRDchr3(EU714901)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通过系统进化树构建,显示本菌株SU8与铜绿假单胞模式菌株P.aeruginosa ATCC10145聚在同一系统进化分支(见图2),同源性达到99%。结合本菌株SU8序列分析、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化特征,与《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判断该菌株属于铜绿假单胞菌属(P.aeruginosa),并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SU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