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戊二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637.6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廖霞俐;张伟;饶梦云;成忠均;朱小燕;李晨;李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51/377 | 分类号: | C07C51/377;C07C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戊二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谷氨酸为原料制备戊二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戊二酸(Glutaric Acid,式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在精细化工、农业、医药和建筑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塑料化工行业中,戊二酸可用来生产聚氯乙烯、聚酯、聚烯胺及树脂、合成橡胶等重要高分子材料;在医药行业中,戊二酸不仅可作为合成心血管药的重要中间体,同时由于其良好的广谱杀菌能力,可用于生产各种消毒液和相关药品,用来杀灭寄生于动物、植物上的细菌、昆虫等,也可用于防虫;此外,戊二酸在合成聚酯多醇、配制除垢剂、含硫烟道洗涤剂、冷却剂和硬化剂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应用。由此可见,戊二酸的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现有的戊二酸生产方法主要包括回收法和合成法。回收法一般是通过分离己二酸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来获得戊二酸,主要分离手段有结晶、有机溶剂萃取、尿素络合和直接分馏等。该方法工艺复杂、分离成本高,且产物纯化困难。同时,由于其依赖于己二酸的生产工艺,故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近年来己二酸生产工艺的进步,能从其副产物中回收的戊二酸越来越少。因此,通过回收法生产戊二酸已无法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合成法是当前戊二酸生产中最具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传统上的合成法包括以γ-丁内酯为原料的多步合成法(Org. Synth., 1963, Coll. Vol. 4, 496.)、以二氢吡喃为原料的氧化水解法(Org. Synth., 1963, Coll. Vol. 4, 497.)和以戊二腈为原料的酸解法(Org. Synth., 1941, Coll. Vol. 1, 289.)等,但均存在原料昂贵、试剂毒性大等明显缺点。近年来,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在钯等贵金属的催化下对戊二醛、环戊二醇或环戊烯进行氧化来制备戊二酸的方法,突出了其较为环境友好的特点。专利申请CN 101570479A提供了一种戊二醛氧化制备戊二酸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含活性组分钯的负载型固体催化剂,以空气为氧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以气-液-固三相间歇或连续反应的方式将戊二醛氧化为戊二酸。但该方法使用的钯催化剂价格昂贵、回收利用率低、重复性差,生产成本较高。专利申请CN 1557798A和CN 1546452A以钨酸为催化剂,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分别对环戊烯和1,2-环戊二醇进行氧化合成戊二酸,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但其反应温度较高,且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双氧水会带来后处理时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拟提供一种以谷氨酸【L-谷氨酸(L-Glutamic Acid,式II)、D-谷氨酸或两者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戊二酸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和分离过程简便,产物戊二酸纯度和收率都比较高,有利于戊二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谷氨酸为原料制备戊二酸的方法。该方法以谷氨酸为原料,无机酸和亚硝酸盐混合溶液为重氮化试剂,以次磷酸或次磷酸盐为还原剂,在0~40℃条件下搅拌反应12~72小时,将谷氨酸转化为戊二酸,并以结晶或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将产物戊二酸从反应体系中分离。
本发明提出的以谷氨酸为原料制备戊二酸的方法,其具体工艺如下:
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其体积为无机酸体积的10~60倍),在冰盐浴下冷却,缓慢滴加一定量的无机酸,再慢慢滴加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20%的亚硝酸盐水溶液,然后加入还原剂次磷酸(质量百分浓度为20~50%)或次磷酸盐水溶液(浓度为100~150 g/L),磁力搅拌10~60分钟,以使其充分混匀,此过程需要维持烧瓶内温度为-10~0℃。称取原料谷氨酸在室温下用水溶解(谷氨酸水溶液浓度为4~8 g/L),缓慢滴入上述混合反应液中,待谷氨酸加入完毕,使混合物在0~40℃条件下搅拌反应12~72小时,用薄层层析色谱监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在30~60℃下减压浓缩,采用结晶法或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得到产物戊二酸,其收率可达80%~95%。
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原料谷氨酸为L-谷氨酸或D-谷氨酸或两者的混合物,对反应操作和反应收率都不会有影响,但从原料价格考虑,以L-谷氨酸为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表面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