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材料烧结炉及等静压场控等离子烧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329.3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佳超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4 | 分类号: | C04B35/64;F27D9/00;F27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材料 烧结炉 静压 等离子 烧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硬耐磨陶瓷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材料的烧结工艺与技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陶瓷材料烧结炉及等静压场控等离子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电子工业与航天工业的飞速发展,陶瓷零部件的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超硬耐磨陶瓷材料发展的更快,然而超硬耐磨陶瓷材料的原辅料配方、制作工艺、成型与烧结方法,对超硬耐磨陶瓷材料的品质和性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依据产品结构、规格、精度及性能不同,现有技术常用成型方法有:压制成型、轧制成型、挤压成型、注浆成型、热压注成型、注射成型和静压法等成型方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成型技术:原位凝固成型技术、快速成型技术以及纳米材料成型技术;现有技术常用的烧结方法有:无压烧结、液相烧结、反应烧结、爆炸烧结法、热等静压烧结、微波烧结法、激光烧结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
陶瓷的烧结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存在物质迁移的机会;(2)有一种能量,如热能,促进和维持物质的迁移。现有的固相烧结、液相烧结、反应烧结等技术,所利用的材料结构与烧结的驱动力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主要的烧结机理是液相烧结与固相烧结;传统陶瓷的烧结和绝大部分的电子陶瓷烧结依赖于液相烧结、粘滞流动和溶解再沉积过程;高强度结构陶瓷的烧结则以固相烧结为主,通过晶界扩散或点阵扩散进行物质迁移,实现烧结。
现有技术中,成型方法与烧结方法,在物质的迁移方面,使用的是外力作用或内部微观扩散;所选择的能量方式为热能、光能、极化能、电能;所提供的外部压力,以等静压技术为最佳选择;所提供的能量方式则以等离子放电技术为最佳选择;而内部的晶界与点阵的扩散基本相同;其能量与外力的作用都受到传导、方向性、作用效率的限制而不能完全发挥出效果,这就是现有成型和烧结技术发展的缺陷所在。传统方法往往会造成材料内部均匀性差、成型精度低,机加工量大等问题,导致陶瓷材料缺陷多,可靠性低、制造成本高,严重阻碍了高性能陶瓷产业化及应用。
烧结是一种利用热能使粉末坯体致密化的技术。其定义是指多孔状陶瓷坯体在高温条件下,表面积减小、孔隙率降低、机械性能提高的致密化过程;坯体在高温烧成过程中的宏观与微观作用机理与变化规律,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燃料消耗,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烧结驱动力就是总界面能的减少,陶瓷材料的致密化、晶粒长大、界面能的降低。
无压烧结:单纯的高温烧结方法,缺点是没有外力的作用,单纯的坯体内热能对陶瓷材料中宏观与微观影响;缺点是:拉出气体与晶格、晶界重排致密化不够。
热压烧结:热压烧结是在烧结过程中同时对坯料施加压力,加速了致密化的过程。所以热压烧结的温度更低,烧结时间更短。热压技术已有数十年历史,最早用于碳化钨和钨粉致密件的制备,现在已广泛应用于陶瓷、粉末冶金和复合材料的生产;缺点是:机械方式施加压力,所施加的压力具有方向性,宏观的压力方向性导致微观的结构压力不均匀,使得烧结体性能均一性不良。
热等静压烧结是将粉末压坯或装入包套的粉料装入高压容器中,使粉料经受高温和均衡压力的作用,被烧结成致密件。以气体或液体作为压力介质,使材料(粉料、坯体或烧结体)在加热过程中经受各向均衡的压力,借助高温和高压的共同作用促进材料的致密化;缺点是:通过气体或液体对工件施加压力,所述气体或液体的压力是各向同性相等的,但所述的气体或液体是将相同的压力作用于工件的表面之上,随着工件结构与厚度的变化,工件内部各处、不同结构形状之处所感受到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说工件表面受到了相同的压力作用,但是在工件内部或不同的深度处,表面相同的压力所产生的内部或微观压强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单纯的热等静压,是在相同的外部压力和相同的外部热力作用下的烧结;必然会造成烧结体内部微观形态的非均一性,也就会导致陶瓷材料性能上的缺陷。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制备工艺方法。又被称为脉冲电流烧结。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体加热和表面活化,实现材料的超快速致密化烧结;缺点是:烧结后的产品沿电流电场方向会出现性能分布不均匀,由于电场磁力线分布会对陶瓷材料产生区域性差异;利用微观等离子加热,微观结构缺少压力作用;所施加的放电或脉冲电流具有强烈的方向性或极性,在坯体中会形成电流通道或闪路现象,使得整体烧结体微观结构的均匀性不良,导致烧结体整体性能差异或方向性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佳超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佳超硬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