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罩衣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14244.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建选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罩衣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车衣,具体为一种汽车罩衣,属于汽车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小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很多有车人选择了车衣来保护自己的爱车,车衣很简单,是将一块布料缝制成“兜”状,然后罩在车上,造价低廉,使汽车免受风霜雨雪的侵袭和一定程度的人为的损坏,的确是给有车人解决了大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两个缺点:1、操作难,一个人将车衣罩在车上很麻烦,遇有风天无法操作;2、存放难,不易折叠,收拢在一起时体积大,不宜随车携带,放在车以外的地方要往复搬运。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车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难、存放难的问题而提出的汽车罩衣,包括装置和卡座两部分,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1、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带”状罩衣随时卷入或放开:
装置的外形(见图1),纵向断面(见图2),横向断面(见图3、4),装置当中有一传动轴,传动轴上套一轴套,把罩衣一端用胶粘在轴套与轴套盖之间,在电机的带动下卷入或用手拉动罩衣的另一端放开。
2、根据1中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在壳体之外:
带凸棱的外壳与镶有轴承的端盖为一壳体,电机由螺栓固定在端盖上,传动轴的两端带有螺纹,一端穿过端盖上的轴承用螺帽(螺帽的一半与传动轴的螺纹相配,另一半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花键相配)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端盖上的轴承用螺母连接旋紧,使电机输出轴、传动轴、轴套、轴套盖为一体带动罩衣可自由转动,当电动机转动时带动传动轴带动轴套和轴套盖旋转时将罩衣卷在装置中,将罩衣另一端与卡柱连接,卡柱为一细管为长度为b其端头设有控制电机开关的遥控器按钮。
3、根据1所述的罩衣,其特征在于是由一块平面布料折叠而成:
先是一矩形平面布料(图9),为了满足布料覆盖汽车,取布料的两边长与汽车(见图8)
A、B一致;
车保险杠处的水平轮廓周长为S;
S以上汽车中轴轮廓线的长为A;
S以上汽车横向最大轮廓线的长为B;
将边长A、B的布料折叠成“带”状,方式(见图10);
带的宽度为b(取车宽度的35-45%),折叠次数不受限制;
两侧边重叠为c,为了满足布料覆盖汽车所形成的“兜”的口与汽车外形一至,则有:
2A-2c=S2c=2A-S
c=A-S/2
通过:从相应汽车可直接量取A、B、S和c=A-S/2,可将平面布料折叠成带状(图11)
4、根据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其设置在汽车上:
将装置设置在汽车保险杠中,在保险杠中相应的位置留有一矩形孔,使卡柱可以拿出来和放进去。
5根据4所述的卡柱,其特征在于在另一端的汽车保险杠上设置卡座,可供卡柱随时固定和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使操作变得简单容易,只要拉动卡柱固定在另一端保险杠上的卡座上,搬顺倒车镜,将罩衣的两边拽至车门以下的位置,就可形成“兜状”的车衣罩在汽车上了,收起时将卡柱脱离卡座绕过汽车的上部向后拽直,使罩衣形成“带状”按动遥控开关按钮使之卷入,即完成全部操作;二是直接应用到汽车上,将装置直接设置在汽车的保险杠中,不占用汽车的有效空间,使存放变成随车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使用很方便。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装置示意图。
图2装置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装置横向剖面示意图一(表示罩衣卷入)。
图4装置横向剖面示意图二(表示罩衣拉出)。
图5装置与卡座布置在汽车上示意图。
图6卡柱卡入卡座示意图。
图7罩衣罩于车上示意图。
图8汽车相应尺寸示意图。
图9罩衣展开成矩形尺寸示意图。
图10罩衣折叠方式示意图。
图11带型罩衣示意图。
图中1装置包括:3罩衣4电动机(低转速电动机,输出端是一花键轴),5、传动轴(轴的两端带有螺纹)6螺帽(经过特殊加工,一半是内螺纹与传动轴相配,另一半是内花键与电机输出轴相配),7轴套,8轴套盖(是轴套的一部分),9轴承,10凸棱,11螺栓,12端盖,13外壳,14卡柱(卡柱为一细管上设有电动机遥控开关按钮),15螺母。2卡座(可供卡柱随时固定和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建选,未经韩建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2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