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套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4026.1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岗;何平;胡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鑫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套,尤其是用于电机上冷却套。
背景技术
电机或其他类似机构上的转子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维持电机的在最佳状态运行,必须对其进行散热。为此,许多机构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专利CN103001398和CN103138486。它们的解决方案都是在电机外加一个冷却套,冷却套中设置有冷却液管道,通过冷却液来冷却电机。实际在加工这种冷却套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加工方式:铸造和非铸造。铸造时,需要在铸造后将形成管道部分的砂芯从成品中掏出,非常耗费工时;此外,铸造容易形成砂眼,容易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漏液等现象。非铸造时,通常的做法是,先加工一个圆筒形的壳体,然后在壳体的外周壁上加工出供冷却液流动沟槽,最后在沟槽上加装盖板,焊接密封成成品。非铸造加工,加工工艺复杂,工序多、成本高且不美观。其次,如何在不增加较多成本的情况下,如何增加冷却液散热的效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工工艺简单、散热效率高的冷却套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却套,其包括圆筒形的套体,所述套体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套体内部沿其周向设置有供冷却液在其中流动的管道,所述套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管道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是由平板件弯曲后两端焊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管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从所述管道一侧内壁向另一侧内壁延伸且未接触另一侧内壁的翅片。
优选的,所述管道呈S形设置在所述套体中。
优选的,制造所述套体的平板件及平板件中的所述管道是一体成型的。
优选的,所述套体的材质为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
本发明还提供该冷却套的制造方法,所述冷却套包括圆筒形的套体,所述套体具有一定的厚度,所述套体内部沿其周向设置有供冷却液在其中流动的管道,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1)熔解:高温加热金属原材料至流体状金属熔液;
2)挤出:在该熔解设备的出口处设置至少一个芯板,然后熔解后的流体状金属熔液从熔解设备的出口处高压挤出,挤出的流体状金属熔液将所述芯板包覆,挤出流体状金属熔液的同时牵引所述芯板移动至冷却平台;
3)冷却定型:在冷却平台将包覆所述芯板的流体状金属熔液切断后冷却定型,得到板形的半成品平板件;
4)抽出:将所述芯板从定型后的所述平板件中抽出,以在所述平板件中形成所述管道;
5)弯曲:将所述平板件弯曲成圆筒形后;
6)焊接:将弯曲后的所述平板件两端焊接后得到所述套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在该熔解设备的出口处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所述芯板。
优选的,每个所述芯板上沿其长度方形设置多个凹槽,用以形成所述管道内壁上的翅片,所述翅片从所述管道的一侧内壁上向另一侧内壁延伸,且未接触另一侧内壁。
优选的,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4.5)管道壁切除:将部分相邻两个所述管道之间的管道壁前端切除,以形成在所述套体中S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焊接时将弯曲后的所述平板件两端的管道封闭后,将两端焊接起来。
本发明的冷却套采用和铸造、机械加工后焊接等方法完全不同,而是采用先制作带管道的平板,后弯曲焊接的方式来加工。其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加工方法存在的缺陷,且具有加工成本低、外形美观、散热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冷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道工作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管道的局部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鑫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鑫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4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激光光纹及压纹相组合的多层复合纹片
- 下一篇:一种瓦楞纸板凹版预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