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空气循环式烘干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3096.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费浚纯;邢博闻;张兰勇;李相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4;F26B23/06;F26B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空气 循环 烘干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加热空气循环式烘干箱,包括箱体、加热棒、空气循环单元,箱体的上端设置出风口,箱体的下端设置入风口,出风口和入风口处分别设置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箱体里设置滑道,滑道上放置摆盘,所述的空气循环单元包括第一回流管道、第二回流管道、第三轴流风机、第四轴流风机、第四轴流风机,箱体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出风孔、下出风孔、入风孔,上出风孔位于箱体上方内壁与最上层滑道之间,下出风孔位于最下层滑道下方,入风孔位于下出风孔下方。本发明安全快速,易于控制,箱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控制系统单独放置在外部,便于修理维护,使用双通道轴流风机,人工制造处以个空气流动系统,是加热效率成倍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烘干箱,具体地说是农业生产用烘干箱。
背景技术
传统大型烘干箱结构单一,采用原煤加热,热效率低下,易造成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且现有大型烘干箱一般都不提及保温以及防火隔热功能,增加了安全隐患。一般大型烘干机控制系统在箱体侧部,不便于维护更换,且控制简单,不能满足实际精细生产的需要。箱体内空气流动普遍采用大功率轴流风机对吹,或者单个轴流风机自顶向下吹,风向不易控制,容易产生空气乱流以及空气死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迅速加热使其内部环境达到均衡统一的电加热空气循环式烘干箱。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电加热空气循环式烘干箱,其特征是:包括箱体、加热棒、空气循环单元,箱体的上端设置出风口,箱体的下端设置入风口,出风口和入风口处分别设置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二轴流风机,箱体里设置滑道,滑道上放置摆盘,所述的空气循环单元包括第一回流管道、第二回流管道、第三轴流风机、第四轴流风机、第四轴流风机,箱体的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上出风孔、下出风孔、入风孔,上出风孔位于箱体上方内壁与最上层滑道之间,下出风孔位于最下层滑道下方,入风孔位于下出风孔下方,第一回流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上出风孔和入风孔,第二回流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下出风孔和入风孔,上出风孔处设置第三轴流风机,下出风孔处设置第四轴流风机,入风孔处设置第五轴流风机,加热棒安装在箱体里并位于下出风孔和入风孔之间,第三轴流风机和第四轴流风机将箱体内部上方以及滑道上方的空气通过第一回流管道和第二回流管道送入入风孔,第五轴流风机再将其通过加热棒加热送回箱体里。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每两个空气循环单元组成一组空气循环装置,该两个空气循环单元相对于箱体对称布置。
2、每组空气循环装置之间设置一组加热棒,一组加热棒有三根。
3、所述的空气循环装置包括三组,三组加热棒之间电源并联且开关独立。
4、加热棒上方安装金属筛板,箱体上方内壁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外置部分与箱体连接部分均采取密封措施,避免了密封不严而造成的热量流失造成加热不均匀;箱体烘干过程中很有可能局部温度过高而引起火灾事故,在箱体最外层安装岩棉板,箱体内电气部分全部采用高温线,很好的解决了防火以及隔热问题;传统烘干机采用燃煤的供热方式,往往伴有空气污染,以及燃烧不充分,加热效率存在很大的不可控制性,浪费资源。采用新型电加热法,不仅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且热量大小可控。使用双通道轴流风机,主要创造人为的空气循环系统,一个入风口把箱体上方的空气抽到回流管道,在返回箱体中,另一个入风口把摆盘上方的空气通过侧壁开的孔也抽到回流管道里,再循环回箱体中。双通道轴流风机的优点就是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使箱体内空气加热均匀而且快速,改变了传统的轴流风机自上而下或者对吹的作业方式,不会造成空气流动中的死角。上部的PT100和温湿度压力传感器通过外部的控制柜可以实时监测烘干塔内的温度等数据,并可以形成报警机制,而不仅仅是监测,控制柜与箱体,保持一定距离,一是电气隔离,二是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3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氨基邻甲酚合成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