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损培养拾取转移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883.4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程茂龙;应济;吴良科;陈丽婷;焦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损 培养 拾取 转移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损培养拾取转移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医学培养实验中,培养对象一般分为固体和溶解于液体中的有机体,对于溶解于液体中的培养对象,一般用移液管进行拾取转移,对于固体对象,则用镊子进行拾取转移。用镊子对固体培养对象进行转移操作,虽然简单易行,但对实验人员的操作要求高,用力必须适当,特别是胶状和易松散固体,用力过度会对培养对象造成破坏,影响培养效果,用力不足会造成培养对象滑落。因此,镊子操作不当就会破坏转移对象,造成实验不能及时有效完成甚至造成实验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小型培养对象及相关附件进行拾取转移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无损培养拾取转移装置包括执行器紧固螺钉、执行器、固定支架、第一端盖、第一纸带固定夹、第一纸带固定夹紧固螺钉、锁紧销、弹簧、行程限位销、行程限位销孔、第二纸带固定夹、第二纸带固定夹紧固螺钉、套筒、行程限位槽、推杆、第二端盖、端钮、固定支架锁紧销孔、推杆锁紧销孔、纸带、第一执行器槽口、第二执行器槽口、第一固定支架槽口、第二固定支架槽口,
套筒套在推杆上,推杆大径外表面与套筒内表面间隙配合,推杆上设有行程限位销孔,套筒上设有行程限位槽,行程限位销穿过行程限位槽、行程限位销孔限制套筒和推杆的相对转动,弹簧套在推杆上,第一端盖、第二端盖通过螺纹与套筒固接,端钮通过螺纹与推杆固接,固定支架焊接在第一端盖上,执行器用执行器紧固螺钉(1)与推杆(15)固接,第一纸带固定夹(5)用第一纸带固定夹紧固螺钉(6)与固定支架(3)固接,第二纸带固定夹(11)用第二纸带固定夹紧固螺钉(12)与固定支架(3)固接,执行器(2)上设有第一执行器槽口(21)、第二执行器槽口(22),固定支架(3)上设有第一固定支架槽口(23)、第二固定支架槽口(24),四个槽口均用于引导纸带(20)移动,固定支架(3)上设有固定支架锁紧销孔(18),推杆(15)上设有推杆锁紧销孔(19),锁紧销(7)穿过固定支架锁紧销孔(18)、推杆锁紧销孔(19)锁死固定支架(3)和推杆(15),纸带(20)一端穿过执行器(2)上的两个槽口,再穿过第一固定支架槽口(23),由第一纸带固定夹(5)固定,纸带(20)另一端绕过执行器(2)前端,再穿过第二固定支架槽口(24),由第二纸带固定夹(11)固定在固定支架(3)上。
采用无损培养拾取转移装置的拾取转移方法的步骤如下:
1)握住套筒(13),按住端钮(17)推动推杆(15)移动,当固定支架锁紧销孔(18)、推杆锁紧销孔(19)对齐时停止按动端钮(17),锁紧销(7)依次穿过固定支架锁紧销孔(18)、推杆锁紧销孔(19),松开端钮(17);
2)用纸带(20)A端依次穿过穿过执行器(2)上的第一执行器槽口(21)、第二执行器槽口(22),再穿过第一固定支架槽口(23),沿c方向掰开第一纸带固定夹(5),纸带(20)A端穿过第一纸带固定夹(5)和固定支架(3)间的空隙,松开第一纸带固定夹(5),纸带(20)B端绕过执行器(2)前端,再穿过第二固定支架槽口(24),沿d方向掰开第二纸带固定夹(11),纸带(20)B端穿过第二纸带固定夹(11)和固定支架(3)间的空隙,拉直纸带(20),松开第二纸带固定夹(11);
3)握住套筒(13),按住端钮(17),取出锁紧销(7),松开端钮(17);
4)拾取转移被移对象时,握住套筒(13),按住端钮(17)推动推杆(15)和执行器(2)向前移动,纸带(20)绕执行器(2)前端向前移动,当执行器(2)移动2-3cm时停止按动端钮(17),将执行器(2)移动到被移对象处,使执行器(2)、纸带(20)与被移对象下表面接触,缓慢松开端钮(17),执行器(2)往回移动,纸带(20)承载被移对象往回移动,当被移对象完全转移到执行器(2)上时停止松开端钮(17),将执行器(2)移动到被移对象存放处上方,按动端钮(17)推动推杆(15)和执行器(2)向前移动,纸带(20)承载被移对象绕执行器(2)前端向前移动,待被移对象离开纸带(20)松开端钮(17),移开无损培养拾取转移装置,完成一次拾取转移。
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