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地下矿山窄轨轨距的专用尺及其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7255.0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文柏茂;昌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地下 矿山 轨距 专用 及其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轨距旳工具,特别是一种测量地下矿山窄轨轨距的专用尺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矿山广泛应用在窄轨上运行的小型机车和矿车进行矿石、材料、设备或人员的运输,运行速度较慢,一般为2-3米/秒。运行时对轨距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一般不超过额定轨距的2%即可保证安全运行。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来测量轨距,两端不易对准,测量精度低;钢轨铺设在地下矿山的巷道底板,有水及泥沙,工况条件较差,钢卷尺或钢直尺在使用过程易生锈腐蚀损坏,造成刻度不清、锈蚀断裂、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测量较准确的测量地下矿山窄轨轨距的专用尺及其测量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地下矿山窄轨轨距的专用尺,一块T形平板两侧双肩的正面、反面及上面设有毫米级刻度,T形平板下段的宽度等于地下矿山窄轨的额定轨距。所述地下矿山窄轨的额定轨距G=600mm 或者G=900mm。
所述T形平板为不锈钢平板、铝合金平板或者尼龙塑料平板。
采用上述一种测量地下矿山窄轨轨距的专用尺的测量方法,包括:
[1] 将T形平板插入地下矿山的两条平行钢轨之间,T形平板的两侧双肩放置在钢轨上头部的轨面上,T形平板应垂直于两条平行钢轨;如果T形平板不能插入两条平行钢轨之间,或者不能垂直于两条平行钢轨,说明实际轨距小于额定轨距,则为不合格,应该调整到额定轨距;
[2] T形平板插入两条平行钢轨之间后,将T形平板顶向一侧钢轨;
[3] 查看T形平板与钢轨上头部的侧面间隙测量值,即轨距超差L;
[4] 地下矿山安全规程规定,轨距超差L应小于额定轨距的2%;如果轨距超差L大于额定轨距的2%,则为不合格,应该调整到额定轨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经久耐用。
2、 测量时,将T形平板顶向一侧钢轨,读数方便,测量较准确。
3、 T形平板采用不锈钢平板、铝合金平板或者尼龙塑料平板,不易锈蚀或折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测量地下矿山窄轨轨距的专用尺,一块T形平板1两侧双肩2的正面、反面及上面设有毫米级刻度3,T形平板1下段的宽度K等于地下矿山窄轨的额定轨距。
所述地下矿山窄轨的额定轨距G=600mm。
T形平板1为不锈钢平板, T形平板1的竖立高度H=40--50 mm,厚度B=3--5mm。
实施例2如图1、2所示;实施例1所述地下矿山窄轨的第二种额定轨距G=900mm。所述T形平板1为铝合金平板或者尼龙塑料平板。
实施例3如图1、2所示;采用实施例1所述一种测量地下矿山窄轨轨距的专用尺的测量方法,包括:
[1] 将T形平板1插入地下矿山的两条平行钢轨之间,T形平板1的两侧双肩2放置在钢轨上头部4的轨面上,T形平板1应垂直于两条平行钢轨;如果T形平板1不能插入两条平行钢轨之间,或者不能垂直于两条平行钢轨,说明实际轨距小于额定轨距,则为不合格,应该调整到额定轨距;
[2] T形平板1插入两条平行钢轨之间后,将T形平板1顶向一侧钢轨;
[3] 查看T形平板1与钢轨上头部4的侧面间隙测量值,即轨距超差L;
[4] 地下矿山安全规程规定,轨距超差L应小于额定轨距的2%;如果轨距超差L大于额定轨距的2%,则为不合格,应该调整到额定轨距。额定轨距G=600mm,轨距超差L应小于12mm;额定轨距G=900mm,轨距超差L应小于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复合生物有机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 下一篇:数字电视广告智能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