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4453.1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闽;陈紫辉;邢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丝邦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0 | 分类号: | D01F6/90;D01F1/10;D01D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马云超 |
地址: | 311243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细旦 锦纶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6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的主要品种为脂肪族聚酰胺纤维,它可以用一种单体合成,如内酰胺或氨基酸。此时锦纶名称后的阿拉伯数字即表明所用内酰胺或氨基酸的碳原子数目,如锦纶6、锦纶66等。锦纶6即聚已内酰胺纤维,95年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的《化学纤维词典》412页即公开了这一概念:聚已内酰胺纤维在我国简称锦纶6,产品有单丝、复丝、变形丝和短纤维等,采用熔体直接纺丝或切片纺丝法制得成品纤维。锦纶6产品具有高强度、耐磨、柔软性及肌肤触感温和等特性,在服装、丝绸、雨伞、鱼网丝、帘子线、地毯丝及工程塑料领域具有广阔的用途,因此属于国内化纤生产企业的主流品种,锦纶织物也是市场上最普通的织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生产的锦纶6纤维较短,存在手感粗糙、柔软性差、透气性差、吸水性差、易于起毛起球等问题。锦纶纤维的粗细可用单丝纤度加以表征,通常,单丝纤度为1.1dtex左右的纤维称为细旦纤维,而单丝纤度为0.55dtex左右的纤维为超细旦纤维。而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具有手感柔软、穿着舒服等特点。但目前市场上提供的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的质量不高,纤维容易断裂,不容易染色,等级低,次品率高,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及其制造方法,使生产的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较好染色性能,符合优等品等级,可以减少损耗,增加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按重量百分比该组合物包括:0.25~0.35%富镧轻稀土母粒及99.65~99.75%锦纶6切片。
加入适量富镧轻稀土,可以使锦纶6切片在螺杆挤压熔融纺丝过程中,表现出高强度、高拉伸变形性。将富镧轻稀土制作成母粒,方便在生产上计量和添加。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该富镧轻稀土母粒包括10~15%硫酸镧、8~10%硫酸铈、5~8%硫酸钇、0.4~0.8%分散剂及66.2~76.6%锦纶6切片。
硫酸镧、硫酸铈、硫酸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容易和锦纶6切片熔融混合。加入少量的分散剂,可以使上述混合物均匀分布在熔融的混合熔体中。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该锦纶6切片的特性粘度为2.42~2.48。
采用特性粘度为2.42~2.48的锦纶6切片,可以适应高速纺丝的要求,并制得更加稳定优质的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
本发明的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干燥的锦纶6切片和富镧轻稀土母粒混合——螺杆挤压熔融——纺丝箱体——计量挤压—纺丝组件——侧吹风冷却成形——上油——冷辊、热辊牵伸——卷绕成筒——检验——分级包装。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可以直接用富镧轻稀土母粒和锦纶6切片制得优质的锦纶6纤维,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该纺丝组件步骤中,喷丝板上的喷丝孔为四角星形,四角星形的外圆直径为0.18~0.35mm,长径比为2.5~3.0。
采用外圆直径为0.18~0.35mm、长径比为2.5~3.0的四角星形喷丝孔,可以制得细旦及超细旦锦纶6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该螺杆挤压熔融步骤中螺杆挤压机加热区的温度为一区260±2℃、二区266±2℃、三四五区266±2℃;压力为12.0~13.0Mpa;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60~270℃。
螺杆挤压机采用五个加热区,采用上述熔融温度和压力,可以使富镧轻稀土母粒和锦纶6切片的混合物均匀熔融。采用260~270℃的纺丝箱体温度,可以保证混合熔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该侧吹风冷却成形步骤中,侧吹风温度17~20℃、湿度60~80%。
采用17~20℃温度的侧吹风,可以带走熔体放出的热量并使熔体细流凝固成纤维。侧吹风采用60~80%的湿度,可以使锦纶6丝束具有适当的水份,消除静电,防止飘丝造成丝束之间粘连。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该上油步骤中,上油量为1.2±0.2%。
将丝束的上油量控制在1.2±0.2%,可以增加锦纶6丝束的抱合力。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该冷辊、热辊牵伸步骤中先采用两个冷辊进行牵伸,后采用两个热辊进行牵伸,热辊温度为135~165℃,牵伸倍数为1.1~1.2;丝束在冷辊、热辊牵伸前经过甬道及丝门进行预网络,丝束在冷辊、热辊牵伸后进行加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丝邦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丝邦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向碳纳米管/聚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阳极氧化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