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3950.X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6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盛;李政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遮光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具有分辨率高、体积小、重量轻、低辐射与省电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型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并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举例来说,市面上出售的电视、电脑屏幕、移动电话与笔记本电脑大多已采用液晶显示器来显示图像。如此一来,液晶显示器已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在组装后,往往会采用遮光胶带(Shading Tape)贴附于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的边缘,使液晶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不易产生位移,从而防止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之间出现摩擦,避免刮伤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得以确保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此外,遮光胶带还可遮蔽从液晶面板边缘发出的多余光线,以防止漏光。
在现有技术中,遮光胶带一般平贴于液晶面板的边缘(例如,阵列基板的下表面的两端),这样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在于,偏光片下沉式设计并不能使得遮光胶带延伸并靠近面板的有效区域(Active Area,AA)。当显示装置在进行图像显示时,容易产生亮暗不均现象(hot spot)。此外,下偏光片会造成遮光胶带的内转角处出现干涉变形,也容易出现漏光情形。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的遮光胶带在组装至液晶面板的制程进行改进,以改善或消除上述缺陷,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在贴附遮光胶带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避免亮暗不均或漏光情形的液晶显示面板。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彩色滤光片基板;
一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上方;
一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相对设置;
一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下方;以及
一遮光部,具有多条切割线,通过所述切割线将所述遮光部划分为多个遮光片段,并且至少一遮光片段粘附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下表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该遮光部为一黑白遮光胶带。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该遮光部为一方形的环状框体,且所述切割线位于所述遮光部的内转角处。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部包括一第一遮光片段和一第二遮光片段,所述第一遮光片段粘附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遮光片段粘附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下表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遮光片段的一端抵靠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有效区域的边界。
采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偏光片设置于阵列基板的下方,遮光部具有多条切割线(或骑缝线),通过这些切割线将该遮光部划分为多个遮光片段,且至少一遮光片段粘附于第二偏光片的下表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遮光部设有多条切割线,从而使遮光部容易弯折并贴附于阵列基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偏光片的下表面。此外,该遮光部的一遮光片段可贴附在第二偏光片的下表面且延伸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一有效区域的边界,从而可大幅改善亮暗不均或漏光情形。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A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遮光胶带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示出图1A的遮光胶带的俯视图;
图2A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具有遮光胶带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B示出图2A的遮光胶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A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具有遮光胶带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示出图1A的遮光胶带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9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