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粒子射线治疗装置及剂量校正系数的设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7190.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3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久;池田昌广;高桥理;伊奈信彦;蒲越虎;岩田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G01T7/00;G21K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陈力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 射线 治疗 装置 剂量 校正 系数 设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射粒子射线来治疗癌症等所用的粒子射线治疗装置,特别涉及采用层叠适形照射法、扫描照射法的粒子射线治疗装置及剂量校正系数的设定方法。
背景技术
粒子射线治疗装置所采用的照射方法中已知有根据从体表起算的深度将照射对象虚拟地分割为多个层,并按每一层进行照射的层叠适形照射法、扫描照射法。无论在采用哪种照射法的情况下,为了依据利用治疗计划装置所计划得到的目标剂量来进行照射,都需要在照射过程中正确地掌握剂量,但无法在作为照射对象的体内配置(埋入)剂量计。因此,通常基于配置于粒子射线的前进方向上的体表上游侧的剂量监视器的测量值,来推定照射对象的剂量(实际剂量)。
然而,粒子射线并不是平行射束,而是具有扩散的扇形射束或锥形射束,因此剂量监视器的测量值无法反映出因患部体内的位置不同而导致的剂量变化,因此难以单纯地换算成实际剂量。
因此,公开了如下粒子射线治疗装置:即,不仅将气温、气压,还将机械特性对实际剂量与剂量监视器的测量值之间的关系的影响考虑在内,利用在每个治疗照射条件下测定到的剂量校正系数来进行校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也公开了如下粒子射线治疗装置:在层叠适形照射法、扫描照射法中,按每一层求出剂量校正系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45716号公报(段落0009~0025、图1~图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1-5276号公报(段落0025~0039、图7~图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求取剂量校正系数的情况下,一般将水体模视作照射对象,使用改变照射的射束能量、放入水体模中的剂量计(基准剂量计)的深度时的基准剂量计的测定值和剂量监视器的测量值。然而,水体模自身具有大小限制,因此利用水体模来求取各层所对应的剂量校正系数也具有极限。具体而言,在利用水体模所能测定的测定深度(水等效深度)以下,存在无法实际测量的问题。
并且,即使设定为照射预定的照射对象的各层处于利用水体模所能测定的水等效深度区域,各层的水等效深度间距细到不足1mm~数mm的量级。因此,例如在假设照射对象的厚度为75mm的情况下,需要实施约30~100次的实际测量,因此还有耗费精力和时间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依据治疗计划的高精度的照射的粒子射线治疗装置及照射剂量的校正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粒子射线治疗装置根据从体表起算的深度将照射对象分割为多个层,按每一层对照射剂量进行管理并进行照射,该粒子射线治疗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照射装置,该照射装置按所述每一层对由加速器提供的粒子射线进行成形来进行照射;剂量监视器,该剂量监视器设置于所述照射装置,实时地对剂量进行测量;剂量评价部,该剂量评价部基于以下两个剂量来对所述每一层的照射剂量进行评价,其中,一个剂量利用所述剂量监视器所测量到的测量值和按所述每一层进行设定的剂量校正系数来计算得到,另一个剂量按治疗计划来进行设定;照射控制装置,该照射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剂量评价部的评价结果来控制所述每一层的照射量;以及插补值生成部,该插补值生成部使用通过对设置有校正剂量计的模拟体模照射所述粒子射线而获得的实际测量剂量校正系数,至少对无法获得所述实际测量剂量校正系数的层生成所述剂量校正系数的插补值或推测值,所述插补值生成部对于成为所述插补值或推测值的对象的每一层,基于该层的照射条件来进行每一个所述实际测量剂量校正系数的加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