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1659.X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1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下刚;青木圭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5/00 | 分类号: | F02D45/00;G01N2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
设置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的空燃比传感器;和
根据该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内燃机的内燃机控制单元,
所述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施加电压根据排气空燃比而变化,并且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当使该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增大时输出电流随之增大,
在利用所述空燃比传感器检测排气的空燃比时,该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被固定为恒定电压,该恒定电压是与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不同的电压,且是在排气空燃比为与理论空燃比不同的空燃比时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燃比传感器具备:
第一电极,其经由扩散律速层暴露于作为空燃比检测对象的排气中;
第二电极,其暴露于基准气氛中;
固体电解质层,其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和
电压施加装置,其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所述施加电压是由电压施加装置施加的电压,
所述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在各排气空燃比下具有:
电流增大区域,其是输出电流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的电压区域;和
电流微增区域,其是通过设置所述扩散律速层,与所述电流增大区域相比,相对于施加电压增加量的输出电流增加量变小的电压区域,
所述恒定电压是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的所述电流微增区域内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在各排气空燃比下具有临界电流区域,该临界电流区域是所述输出电流变为临界电流时的电压区域,
所述恒定电压是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的所述临界电流区域内的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在各排气空燃比下具有:
比例区域,其是所述施加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关系为输出电流与施加电压的增大成比例地增大的电压区域;
水分解区域,其是通过发生水的分解,输出电流根据施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电压区域;和
中间区域,其是所述比例区域和水分解区域之间的电压区域,
所述恒定电压是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的所述中间区域内的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恒定电压被设为在排气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高1%时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与在排气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低1%时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之间的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在各排气空燃比下所述施加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关系为输出电流随着施加电压增大而增大到第一弯曲点,从第一弯曲点开始,输出电流随着施加电压增大而增大到第二弯曲点,从第二弯曲点开始,输出电流随着施加电压增大而增大,并且在第一弯曲点与第二弯曲点之间的电压区域中,与其他电压区域相比,相对于施加电压增加量的输出电流增加量变小,
所述恒定电压被设为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的所述第一弯曲点和第二弯曲点之间的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空燃比传感器具备:
第一电极,其经由扩散律速层暴露于作为空燃比检测对象的排气中;
第二电极,其暴露于基准气氛中;
固体电解质层,其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和
电压施加装置,其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
所述扩散律速层由氧化铝形成,所述施加电压是由电压施加装置施加的电压,
所述恒定电压被设为0.1V以上0.9V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16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