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1658.5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5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敬规;林下刚;三好悠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14 | 分类号: | F02D41/14;F02D45/00;G01N27/00;G01N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刘航,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
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的能吸藏氧的排气净化催化剂;
在该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设置于所述排气通路中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和
根据该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内燃机的内燃机控制单元,
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施加电压根据排气空燃比而变化,并且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当使该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增大时输出电流随之增大,
在由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检测排气的空燃比时,该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被固定为恒定电压,该恒定电压是在排气空燃比为比理论空燃比稀的预先确定的空燃比时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内燃机控制单元将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排气空燃比判断为所述预先确定的空燃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还具备:在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排气流动方向上游侧设置于所述排气通路中的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
所述内燃机控制单元控制向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空燃比,使得由所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检测出的空燃比变为目标空燃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施加电压根据排气空燃比而变化,并且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当使该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增大时输出电流随之增大,
在由所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检测排气的空燃比时,所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被固定为恒定电压,该恒定电压是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施加电压根据排气空燃比而变化,并且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当使该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增大时输出电流随之增大,
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低于所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内燃机控制单元在所述上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为零以上时使向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目标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内燃机控制单元具备:
氧吸藏量增加单元,该单元在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为与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判定空燃比相应的值以下时,使向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目标空燃比连续或断续地比理论空燃比稀,直到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变为比最大氧吸藏量少的规定的吸藏量为止;和
氧吸藏量减少单元,该单元在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变为所述规定的吸藏量以上时,使所述目标空燃比连续或断续地比理论空燃比浓,以使得该氧吸藏量并不达到最大氧吸藏量而是朝向零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所述内燃机控制单元具备:
空燃比稀切换单元,该单元在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为与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判定空燃比相应的值以下时,使向所述排气净化催化剂流入的排气的目标空燃比变化到比理论空燃比稀的稀设定空燃比;
稀程度降低单元,该单元在利用该空燃比稀切换单元使所述目标空燃比变化之后且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为零以上之前,使所述目标空燃比变化为与理论空燃比之间的差比所述稀设定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之间的差小的稀空燃比;
空燃比浓切换单元,该单元在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为零以上时,使所述目标空燃比变化到比理论空燃比浓的浓设定空燃比;和
浓程度降低单元,该单元在利用该空燃比浓切换单元使所述目标空燃比变化之后且所述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为与所述浓判定空燃比相应的值以下之前,使所述目标空燃比变化为与理论空燃比之间的差比所述浓设定空燃比与理论空燃比之间的差小的浓空燃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16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轮机叶片抗剪腹板的对准
- 下一篇:用于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