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9962.6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9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乾贵志;川上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1 | 分类号: | F01N3/01;B01D53/50;B01D53/77;B03C3/38;F01N3/02;F01N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金红莲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废气 洗涤器 船用柴油发动机 电气集尘装置 成分调整 去除 废气处理系统 成分检测 排出 喷雾 粒子状物质 废气处理 海水循环 硫氧化物 检测 残留 回收 返回 | ||
本发明提供能可靠地去除从船用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包含的粒子状物质及硫氧化物的船用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其包括:对从船用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PM进行收集的电气集尘装置(7);对由该电气集尘装置去除PM后的废气进行海水的喷雾以去除SOx的海水洗涤器(9);检测所述电气集尘装置及所述海水洗涤器处理后的废气成分的废气成分检测部(LA3);回收由所述海水洗涤器进行喷雾后的海水并进行成分调整的海水成分调整部(9C);将由该海水成分调整部进行成分调整后的海水返回至所述海水洗涤器的海水循环部(9D);调整所述电气集尘装置及海水洗涤器的工作状态,使得由废气成分检测部检测出的废气的残留成分在规定范围内的废气处理控制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来自装载于船舶的船用柴油发动机的废气进行处理的船用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从船用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除含有氮化合物(NOx)、硫氧化物(SOx)之外,还含有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粒子状物质(PM:Particulate Matter)等有害物质。特别是,对于PM,公知若人类在呼吸时将PM吸入到体内,则会产生各种健康危害。因此,在装载于船舶的船用柴油发动机中需要高效去除PM的PM去除装置。
作为这种船用柴油发动机的PM去除装置,有在排气管道中设置过滤器的方法。然而,过滤器具有容易堵塞、压力损耗大等问题。相比于此,电气集尘器不会堵塞,压力损耗小,因此,在安装到内燃机的排气管道时是有效的。然而,在干式的电气集尘器中,难以处理废气中的SOx等气体成分。
因此,以往,作为对从船用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清洗以降低SOx及PM的装置,有应用了电气集尘方式的装置。例如,提出有一种船用废气处理装置,沿船用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烟道设置有由放电电极和集电电极构成的电气集尘单元、和对废气中的固体粒子进行收集的过滤器单元,在电气集尘单元的前级设置海水喷雾单元,并设置有检测出废气温度、且控制海水喷雾单元的喷雾量以进行温度调整使得电气集尘单元的入口处的废气温度达到酸露点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作为电气集尘方式以外的、对从船用柴油发动机排出的燃烧所产生的废气进行清洗以降低SOx及PM的装置,提出有一种排水处理装置,例如配置气体清洗用洗涤器,将该气体清洗用洗涤器进行清洗时使用过的海水提供给离心分离部以去除煤尘,将分离出煤尘后的海水提供给油去除部并利用过滤器去除油成分,将去除油成分后的海水提供给中和部进行中和,将中和处理后的海水再次提供给气体清洗用洗涤器以用于清洗废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52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819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船用废气处理装置的示例中,在电气集尘部的上游侧,利用水冷却装置将废气冷却到酸露点温度,将SO2雾化并去除。然而,存在如下未解决的问题:在将硫酸回收箱中贮存的硫酸雾与煤尘的混合液体丢弃时的处理需要特别留意,且在处理包含煤尘的强酸性废液时需要相应的成本。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的排水处理装置的示例中,作为电气集尘方式的代替,将从船用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提供给气体清洗用洗涤器,利用海水对废气进行清洗以去除煤尘及SOx。然而,由于使用大量海水,因此,存在需要对含有煤尘的排水进行处理的大型水处理装置这一未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着眼于上述现有的船用废气处理装置及排水处理装置的未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柴油发动机废气处理系统,能可靠地去除从船用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包含的PM及SOx,且能降低海水的使用量、排水处理的负载量及废弃物的产生量,还能降低构成系统的设备的设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9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