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形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67890.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0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胜亦信;足立英臣;小久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B32B1/08;B60R16/02;H01B7/00;H01B7/17;H01B7/42;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形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形组件,其包括:直线地延伸的热源,以及管状热源保护部件,其容纳并且保护热源。
背景技术
热源可以是各种相位的物质,例如,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一种。例如,当诸如气体或者液体这样的热源加热时,需要用于存储的容器或者管(即,覆盖热源的物体)和热源的流动。由于加热的固体的触碰可能变得危险,所以要求被覆加热的固体。如此,热源包括加热的气体、液体或者固体以及覆盖气体、液体或者固体的覆盖部件。
当考虑这些热源的使用模式时,需要保护部件来保护热源。例如,当热源形成为使得热源直线地延伸这样的形状时,保护部件形成为管状以匹配该形状。
在各工业领域中,软管用于高温气体或者液体的流动。例如,在运输设备的领域中,热源等同于用于冷却发动机的冷却剂和用于使由发动机加热的冷却剂流动到散热器的散热器软管的组合。
在代替上述液体的固体的实例中,热源等同于用于连接车载设备的电线或者电线束。电线包括用于电流的导体以及覆盖该导体的绝缘体。当电力流过导体时,电线产生热量。高压电线是具有大的产热量的电线的实例(参考专利文献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0-5104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波纹管是保护直的热源的保护部件的实例。然而,当利用波纹管来保护热源时,从热源产生的热量可能限制在波纹管中。
因此,充分地将从热源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波纹管,并且通过波纹管的外表面散热是对该问题的有效的对策。然而,由于波纹管形成为波纹状,所以波纹管的内表面与热源之间的接触面积是小的。由于该原因,从热源产生的热量不太可能充分地传递到波纹管。结果,波纹管不能够是满意的对策。
由于波纹管整体弯曲,所以当波纹管的长度是长的时,波纹管的不期望弯曲很多的部分可能弯曲。由于该原因,需要将另一个刚性部件后装接到波纹管。
鉴于这些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形组件,其能够将从热源产生的热量充分地传递到热源保护部件,并且散热。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线形组件具有以下特征(1)至(8)。
(1)一种线形组件,包括:热源,该热源包括直线地延伸的热源主体以及覆盖所述热源主体的热源覆盖部件;以及管状热源保护部件,该热源保护部件容纳并且保护所述热源。所述热源保护部件由树脂制成,并且包括第一管本体部和第二管本体部,所述第一管本体部具有如下内表面:该内表面具有与所述热源的在所述热源保护部件的轴向上每单元长度的小的接触面积,并且所述第二管本体部具有如下内表面:该内表面具有比所述第一管本体部的内表面大的接触面积。
在(1)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热源保护部件包括第二管本体部作为构成部件,并且热源保护部件关于热源的接触面积能够比整体具有波纹形状的热源保护部件关于热源的接触面积大。因此,从热源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地传递到热源保护部件。此外,在(1)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由于热源保护部件由树脂制成,所以与由金属制成的热源保护部件相比,该热源保护部件容易地散热。例如,第一管本体部优选地具有波纹形状。
结果,在(1)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从热源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地传递到热源保护部件并且散热。
(2)在(1)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第二管本体部形成为包括平坦内表面。
在(2)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由于第二管本体部具有平坦内表面,所以即使当设置了多个热源时,热源也在并排排列的同时彼此进行接触,并且从而热源能够与平坦表面进行接触。
结果,在(2)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从热源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地传递到热源保护部件。
(3)在(1)或(2)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热源保护部件一体地模制,使得第一管本体部与第二管本体部在热源保护部件的轴向上交替。
在(3)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由于热源保护部件由树脂制成,所以热源保护部件能够以第一管本体部与第二管本体部交替这样的方式一体地模制。因此,能够省略用于连接第一管本体部与第二管本体部的部件(即,连接部件)。由于不需要连接部件,所以能够减少构件的数量,并且能够防止第一管本体部与第二管本体部之间的台阶等的产生。结果,能够防止热源不与热源保护部件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的产生,即防止了热源与热源保护部件之间的间隙的产生。
结果,在(3)中公开的线形组件中,从热源产生的热量能够充分地传递到热源保护部件。另外,能够减少构件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7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