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着色工艺陶瓷体及其获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6851.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1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皮埃尔·哈格特;卡琳·卞福汝 | 申请(专利权)人: | 劳力士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G04B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着色 工艺 陶瓷 及其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工艺陶瓷体。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形成这类着色工艺陶瓷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DE2012304中描述了对工艺陶瓷产品进行浸渍以获得产品的着色。根据该文件的教导通过使用着色重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来浸渍模制件从而获得着色工艺陶瓷产品。将合适的陶瓷材料例如粘土和高岭土形成为所需的形状并且在800到14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来制备模制件。模制件中不存在颜料,通过水溶液浸渍以及随后的热处理来获得着色。
在WO00/15580中,描述了陶瓷的浸渍,包括作为主晶格以固定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的尖晶石或金红石结构的非着色金属氧化物(TiO2、SnO2、ZrO2或ZrSiO4)。通过水溶液的浸渍引入离子并且该离子允许对陶瓷体进行着色。没有给出用于预烧结、浸渍以及干燥的条件的说明。所有的例子都关于通过Ti/Sb/Cr溶液来浸渍粘土并且产生黄赭石颜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双着色表圈的示意图。
图2是在背散射电子模式下,浸渍、烧结并产生黑色后的蓝色陶瓷样品的被浸渍区域的微观结构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呈现有利的性能的双着色工艺陶瓷体的制备方法。这类有利的性能例如是有利的机械性能以及双着色工艺陶瓷体的不同着色区域之间的清晰的界限。
双着色表部件尤其是用于表壳的部件,例如蓝-黑或棕-黑座圈可具有与那些单色表圈可比较的机械性质和美感。
实现这类部件的主要挑战是由预先着色了的陶瓷和/或陶瓷中存在的颜料来获得合适的第二颜色,并且确保不同着色区域之间的界限干净且清晰,同时保持高度有利的机械性能。
解决问题的手段
1.一种制造着色工艺陶瓷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包括工艺陶瓷材料、第一颜料成分以及任选地包括粘结材料的组合物,
由该组合物制备坯体,
任选地对所述坯体进行脱粘,
之后,使用含金属制剂作为另一种颜料成分对所述坯体进行处理,以及
对处理后的坯体进行烧结。
2.根据方面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粘结材料,并且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坯体进行脱粘的步骤,其中脱粘步骤在于对所述坯体进行热处理,或者在于使用水溶液对所述坯体进行处理并且随后对处理后的坯体进行干燥。
3.根据方面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陶瓷材料是氧化锆,所述氧化锆由氧化钇、氧化钙、氧化铈或氧化镁来稳定。
4.根据方面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料成分是选自由化合物Al2O3、CoO、Co2O3、Co3O4、Cr2O3、Cu2O、CuO、Fe2O3、Fe3O4、MnO、Mn2O3、MnO2、MoO2、MoO3、NbO、NbO2、Nb2O5、NiO、PbO、PbO2、SnO、SnO2、TiO、Ti2O3、TiO2、VO2、V2O5、WO2、W2O5以及WO3所组成的群组。
5.根据方面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料成分选自Al2O3和Fe2O3。
6.根据方面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料成分是显示空间群Fd-3m的尖晶石晶体结构的复合无机颜料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劳力士公司,未经劳力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68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