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眩性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6524.4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仁之;古谷勉;羽场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27/30;G02B5/0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性 偏振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眩性偏振板及使用了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布劳恩管(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而言,若外来光映入其显示面则会明显地损害其可视性。以往,为了防止此种外来光的映入,在重视画质的电视机或个人电脑、外来光强的室外使用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利用反射光进行显示的移动电话等中,为了防止外来光的映入而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使用了防眩性偏振板。
对于防眩性偏振板,要求防眩性、在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表现出良好的对比度,抑制所谓“泛白”的产生,所述“泛白”即为在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因散射光而使整个显示面发白,显示变为混浊的颜色,此外,还要求在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时抑制所谓“晃眼”的产生,所述“晃眼”即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像素与防眩性偏振板的表面凹凸形状发生干涉,结果产生亮度分布而难以观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442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防眩性偏振板,其为形成具有微细的凹凸表面的防眩层而成的防眩性偏振板,通过控制微细凹凸表面的标高的功率谱,可以获得防眩性能优异的防眩性偏振板。具体而言,公开有如下的内容,即,通过将防眩性偏振板的微细凹凸表面的标高的空间频率0.01μm-1处的功率谱H12、与空间频率0.04μm-1处的功率谱H22的比H12/H22设为3~15的范围内,可以获得具有足够的防眩性和晃眼的抑制等优异的性能的防眩性偏振板。
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防眩性偏振板而言,通过将其微细凹凸表面的标高的功率谱的比H12/H22设为3~15的范围内,从而具有50μm以上的周期的表面凹凸形状的起伏减少,可以有效地抑制晃眼。然而,为了表现出良好的对比度和抑制泛白的产生,作为防眩性偏振板的光学特性之一的雾度越小越好,然而在将防眩性偏振板低雾度化时,连有助于表现出防眩性的具有100μm附近的周期的表面凹凸形状的起伏也减少,防眩性有可能变得不充分。
像这样,虽然防眩性、良好的对比度的表现、泛白的产生的抑制、及晃眼的产生的抑制可利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来实现,然而在为了进一步的对比度的提高和泛白的产生的抑制而使雾度降低的情况下,防眩性就会降低。另外,在配置于高精细化进一步发展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时也有可能产生晃眼。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解决该防眩性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如下的方法:在防眩层上形成防反射层(例如,可以举出透明支承体/防眩层/低折射率层或透明支承体/防眩层/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等构成),利用反射率的降低来弥补防眩性的不足。然而,在防眩层上形成防反射层的情况下,需要形成具有均匀的膜厚的防反射层,因此成本变高。另外,在防反射层的膜厚的均匀性不充分的情况下,会有产生不均等品质上的不佳状况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消除晃眼的问题,可以考虑对防眩层赋予内部雾度的方法。然而对防眩层的内部雾度赋予会使对比度明显地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44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低雾度也可以实现足够的防眩性和晃眼的抑制的防眩性偏振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如果防眩层的表面凹凸形状在具有100μm附近的周期的起伏的同时,使得50μm附近的周期的起伏减少,就可以在低雾度化时表现出足够的防眩性,同时抑制晃眼。另外还发现:通过减小液晶图像显示装置的滤色片等的图案与微细凹凸表面间的距离、即减小防眩性偏振板的厚度(具体而言是将防眩性偏振板的厚度设为100μm以下),从而在配置于高精细的图像显示装置时也不会产生晃眼。本发明人基于该见解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一种防眩性偏振板,其特征在于,是包含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构成的偏振膜、和形成于该偏振膜上的防眩层,总雾度为1%以下,并且厚度为100μm以下的防眩性偏振板,
所述防眩层在与所述偏振膜相反的一侧具备具有微细的凹凸的微细凹凸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6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波前畸变光学安装座
- 下一篇:硬涂层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