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氟原子的酚化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64738.8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大屋豊尚;松村季彦;松下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原子的酚化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与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的相溶性优异的含氟原子的酚化合物。
背景技术
酚化合物被广泛地利用于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聚合抑制剂、照片用显影剂(developer)、还原剂、高分子材料的劣化抑制剂、自由基聚合组合物的保存性改良剂、医药品或工业化学品的合成中间物、金属表面修饰剂、生物活性(bioactivity)物质、表面改性剂等工业用途。其中,在苯环上的酚性羟基的取代位置的邻接碳上具有取代基的受阻酚化合物对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聚合抑制剂、高分子材料的劣化抑制剂、自由基聚合组合物的保存性改良剂等尤其有用(非专利文献1)。
近年来,产业上广泛使用具有耐久性提高、表面改性、防锈等功能的氟化物(fluorochemical)材料(含有氟原子的材料)。例如,通过使用氟化物材料,可实现利用抗氧化的聚合物的耐久性提高等高分子材料的高功能化(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4101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大泽善次郎著,高分子的光稳定化技术,CMC出版(1986年)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酚化合物根据结构而有与含氟聚合物(氟系树脂)或含氟溶剂的亲和性低,产生自材料的渗出(bleed out),或溶解性低,因而无法制作涂布液等问题,故要求其改善。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的亲和性优异的新颖的酚化合物。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人鉴于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努力研究,结果发现在分子内具有特定的含氟烷基的新颖的酚化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上述课题可通过下述手段而解决。
(1)一种化合物,以后述式(1)表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与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的亲和性(相溶性)优异的新颖的酚化合物。
再者,后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特定的含氟烷基,由此具有与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的优异的亲和性,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单体的聚合抑制剂、照片用显影剂、还原剂、高分子材料的劣化抑制剂、自由基聚合组合物的保存性改良剂、医药品或工业化学品的合成中间物、金属表面修饰剂、生物活性物质、表面改性剂等尤其有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含氟原子的酚化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特征点进行详细叙述。
关于本发明的在分子内具有特定的含氟烷基的酚系化合物对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显示出优异的亲和性(相溶性)的理由,详情尚不明确,但推测如下机制。即,本发明的酚化合物的特征在于:在具有酚结构的部位经由连结基而含有含氟烷基。另一方面,酚结构上取代有极化率(polarizability)高的OH基。推测由于具有此种特征,故而本化合物在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中容易形成使含氟烷基位于表面侧的胶束(micelle)型结构,表面的氟原子密度变高,因此与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的亲和性提高。可认为本发明的化合物因氟官能基的结构或连结形式而具有尤其容易表现出此种效果的预想外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酚化合物在后述式(1)中在酯基与全氟烷基之间含有由X所表示的亚烷基。通过含有该亚烷基,而即便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不易引起酯键的解离,化合物的稳定性也优异。
(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以下,对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含氟原子的酚化合物)进行详细叙述。
[化1]
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1~12的烷基。就与含氟聚合物或含氟溶剂的亲和性更优异的方面而言,烷基中的碳数优选为1~8,更优选为1~6,尤其优选为1~5。作为烷基的优选具体例,例如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第三丁基、异丁基、2,2-二甲基丙基、己基、环己基等。
A表示碳数1~2的亚烷基。A优选为-CH2-、-CH2CH2-,更优选为-CH2C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咪唑衍生物
- 下一篇:分子筛ITQ-32的合成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