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引导线防滑脱特征的脉管通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3014.1 | 申请日: | 2013-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2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斯科特·加拉切尔;杰弗里·N·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女王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美国夏***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引导 滑脱 特征 脉管 通路 系统 | ||
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基于U.S.C.§119(e)条款要求2012年10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为No.61/709,073的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一般涉及防止不希望出现的引导线滑脱的导管和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连接至导管输入口的可移除罩,其包括:近端,具有构造为容纳从中穿过的引导线的内腔;远端,构造为与导管输入口的鲁尔锁以可逆方式配合,远端具有构造为容纳从中穿过的引导线的内腔;以及,管状本体,其位于近端和远端之间,其中,管状本体包括可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转变的防滑脱特征,第一结构允许引导线在罩内沿第一方向朝向患者的滑动运动,第二结构防止引导线在罩内沿第一方向朝向患者的滑动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脱特征的第二结构允许引导线在罩内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滑动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脱特征包括弹簧加载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罩还包括多个臂,其构造为,当由弹簧加载件向臂施加力时,对引导线传递径向向内的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本体包括可移动壁,其能够从用于防止引导线轴向运动的第一径向压缩结构向用于允许引导线在轴向运动的第二径向扩展结构转变。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脱特征包括带有螺纹的蝶形螺母。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滑脱特征包括具有锥形侧壁和多个珠子的内腔区域,多个珠子以可操作方式连接至侧壁,当引导线在第一方向运动时,珠子选择性地对引导线施加径向压缩力。本发明还披露了包括导管、引导线、和可移除罩的导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由具有翼片的连接接头安装至敷料的导管。
图2更加详细地示出导管20的实施例。
图3示出引导线防滑脱罩的一个实施例,其可包括被构造为对压缩件施加力的弹簧或其他偏置件。
图4A-图4B示出引导线防滑脱罩的一个实施例。
图5示出罩的另一实施例,其包括具有多个爪的压缩件。
图6A-图6D示出具有一个、两个、或多个可移动壁的罩的实施例,一个、两个、或多个可移动壁被构造为在图6A(以及图6C的剖面图)示出的第一打开位置与图6B(以及图6D的剖视图)示出的第二关闭位置之间以可逆方式运动。
图7示出导管的罩或输入口的实施例,其包括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和第三螺纹段。
图8示出用于导管系统的引导线保持件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地用于透析通路、静脉注射液、血管升压药、化疗、肠外营养、以及长期用抗生素,除此之外还应用于其他方面。
引导线通常用于方便诸如导管等医用装置插入诸如血管等的人体内腔。经典或改进的塞尔丁格技术是在引导线上布置医用装置的通用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塞尔丁格技术的导管插入过程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步骤:
实施局部麻醉;
使用连接至注射器的寻针定位静脉;
一旦针被准确地设置于人体内腔中便移除注射器;
确认针的放置(例如,使用诸如中心静脉压力、颜色或例如搏动性血流缺失等血流动力学监测);
推动引导线经过针的内腔进入目标血管;
将引导线保持在适当位置,移除针;
扩大皮肤穿刺点(例如通过手术刀);
在引导线上插入扩张器,以进一步扩大皮肤穿刺点;
移除扩张器;
将导管的顶端穿到引导线上;抓住贴近皮肤的导管并以略微扭转的动作推入静脉;
移除引导线;
将罩放置在输入口上以降低气栓的风险;
抽吸导管口以移除空气;
使用例如盐水或肝素冲洗导管口。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威胁生命的潜在并发症在于引导线的滑脱(或引导线或导管的断裂或破碎),诸如当操作者没有充分注意引导线时,与血管内碎片一起作为异物栓子集中滑脱。据评估,这种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大约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最经常的情况是,大部分血管内碎片(或引导线的端部)暂存于右心内,在此其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或损害心脏瓣膜。不经常的情况是,血管内碎片(或引导线的端部)在更远端暂存在肺动脉内,具有肺梗塞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女王医疗中心,未经女王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3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