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0309.3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坂柳伸彰;加藤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3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权太白;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于内燃机等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使用于内燃机等的火花塞例如具备:绝缘体,具有沿轴线延伸的轴孔;中心电极,插入设置于上述轴孔的前端侧;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及棒状的接地电极,固定于上述主体配件的前端部。另外,在接地电极的前端部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在该间隙施加电压,从而使火花放电产生。
并且近年来,为了实现对火花放电的耐消耗性的提高,提议了如下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在接地电极中的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对的面(相对面)接合由贵金属合金等耐久性优异的金属构成的端头,在该端头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上述间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93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受到流过燃烧室内的燃料气体的影响,有在上述间隙产生的火花放电向接地电极中的与上述相对面相邻的侧面一方偏斜的担忧。这样火花放电偏斜的话,在接地电极中的不存在端头的侧面侧的部位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火花放电,接地电极的侧面急剧消耗。其结果,招致火花放电所需的电压(要求电压)的急剧增大,有从使用开始到较早的时期无法使火花放电产生(即发生失火)的担忧。
进一步,在接地电极的上述相对面接合端头的情况下,燃料气体容易直接接触端头,端头容易急速冷却。端头急速冷却的话,在端头及接地电极间产生的热应力差变大。其结果,在端头及接地电极的接合部分产生裂纹,有端头从接地电极剥离的担忧。
并且,为了实现燃油经济性能的提高,在以燃烧室内的燃料气体更快速流动的方式构成的内燃机中,燃料气体更容易偏斜,此外端头更容易急速地冷却。因此,有接地电极的侧面极急剧地消耗,端头容易从接地电极剥离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情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花塞,其能够有效抑制火花放电的偏斜引起的接地电极的侧面的急剧消耗,且更可靠地防止端头从接地电极的剥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下,分项对适用于解决上述目的的各结构进行说明。此外,根据需要对对应的结构附记特有的作用效果。
结构1.本结构的火花塞具备:
筒状的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贯通的轴孔;
中心电极,插入设置在上述轴孔的前端侧;
筒状的主体配件,设置于上述绝缘体的外周;及
接地电极,配置于上述主体配件的前端部,在该接地电极与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间隙,
上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上述火花塞具有端头,该端头自身的至少一部分接合于上述接地电极的两侧面中的至少配置于燃料气体的下游方向的面,
设上述间隙的大小为G(mm)时,
沿上述轴线将上述端头的放电面投影到包含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的虚拟平面时,在上述虚拟平面中,上述放电面的投影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距上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外周2.5G的范围内。
并且,“间隙的大小G”是指,从包含中心电极的前端面的虚拟平面至包含接地电极的与上述中心电极相对的面(相对面)的虚拟平面的最短距离。另外,“接地电极的侧面”是指,接地电极的与上述相对面相邻的面中除接地电极的前端面以外的面。并且,“放电面”是指,端头中的位于朝向接地电极的接合面(接地电极的侧面中的接合端头的面)的面的背后的面。
另外,“配置于燃料气体的下游方向的面”根据内燃机(发动机)的形式而不同,但一般是,接地电极的、相邻于与中心电极的相对面的侧面中、未在这些两侧面设置端头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侧面消耗进展的侧面。
根据上述结构1,在接地电极中的配置于燃料气体的下游方向的面接合端头。即,在与偏斜的火花放电对应的位置设置端头。另外,构成为将端头的放电面投影到包含中心电极的前端面的虚拟平面时,放电面的投影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距中心电极的前端面外周2.5G的范围内。即,以上述放电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接地电极中的与中心电极之间可以形成火花放电的部位的方式构成。根据这些结构,在燃料气体引起火花放电偏斜时,能够在端头与中心电极之间更可靠地形成火花放电。其结果,能够有效抑制伴随火花放电的偏斜引起的接地电极的侧面急剧地消耗,能够长时间防止失火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0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