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圆角的电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0288.5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3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权盛振;金东明;金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伟,陆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圆角的电动装置,并且更加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形成在其外部的至少一个位置处的弯曲结构的电动装置,其中具有与弯曲结构的形状相对应的外形的至少一个二次电池被安装在电动装置的形成弯曲结构的位置处,并且其中二次电池是电池单元或者电池组,该电池单元具有被安装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阴极、阳极、以及被布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分隔物,该电池组具有被安装在电池组壳体中的电池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装置的日益发展,并且对这种电动装置的需求的增加,近年来对二次电池的需求也已经急剧增加。另外,根据在包括电动装置的薄型结构或者弯曲结构的设计上的各种趋势已经需要新形式的二次电池。
根据在设计上的这样的各种趋势,电动装置已经被设计成使得,不同于传统简单的长方体结构,弯曲的电动装置中的每一个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另外,这样的电动装置中的每一个比传统的电动装置设置有较多数目的电子部件。为此,需要更加稳定的并且具有增大电容量的二次电池。在这样的二次电池当中,锂二次电池呈现高的能量密度和工作电压以及优良的充电保持能力和服务寿命特性。锂二次电池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以及电动装置的能源。
基于其外形,锂二次电池可以被分类为圆柱状电池、棱柱状电池、或者袋状电池。基于电解质的种类,锂二次电池也可以被分类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或者锂聚合物电池。
在电动装置的小型化方面的最近趋势已经增加了对于具有小厚度的棱柱状电池或者袋状电池的需求。特别地,当前更多的兴趣集中于这样的袋状电池,因为易于修改袋状电池的形状,袋状电池的制造成本低,并且袋状电池是轻质的。
通常,袋状电池是具有在密封状态下在袋状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和电解质的电池,袋状电池壳体由包括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形成。被安装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件被构造成果冻卷(卷绕)型结构、堆叠型结构、或者组合(堆叠/折叠)型结构。
图1是典型地示出包括堆叠型电极组件的袋状二次电池的结构的视图。
参考图1,袋状二次电池10被构造成具有下述结构,其中包括阴极、阳极以及被相应地布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30在密封状态下被安装在袋状电池壳体20中使得,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30的阴极突片31和阳极突片32的阴极引线40和阳极引线41暴露于外部。
电池壳体20包括:壳体本体21,壳体本体21具有凹陷的接纳部23,电极组件30位于该凹陷的接纳部23中;和盖22,该盖22一体地连接到壳体本体21。
电池壳体20由层压片形成,该层压片包括:外树脂层20A,该外树脂层20A构成层压片的最外部分;隔离金属层20B,该隔离金属层20B防止材料的穿透;以及内树脂层20C,该内树脂层20C用于密封。
堆叠型电极组件30的阴极突片31和阳极突片32通过焊接分别联接到电极引线40和41。另外,绝缘膜50被附接到电极引线40和41中的每个的顶部和底部以防止在热焊接装置(未示出)与电极引线40和41之间的短路的发生,并且以当使用热焊接装置将壳体本体21的上端24和盖22的上端彼此热焊接时实现在电极引线40和41与电池壳体20之间的密封。
然而,上述袋状二次电池通常被构造成具有简单的长方体结构。因此,在其中袋状二次电池被安装在每一个均具有弯曲结构的各种设计的电动装置中的情况下,这些电动装置中的每一个的内部空间不能够被完全地使用或者不必要的死区可以形成在这些电动装置中的每一个中。另外,这些电动装置中的每一个的内部空间的这样的不充分使用可能增大这些电动装置中的每一个的总体积。
因此,存在对于如下电动装置的高度需求,即该电动装置被构造成具有基于包括弯曲结构的各种设计的外形,并且该电动装置被构造成具有被安装在其中的能够有效地使用电动装置的内部空间的二次电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其它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已经做出了本发明。
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电动装置,该电动装置被构造成具有基于包括弯曲结构的各种设计的外形并且具有被安装在其中的能够有效地利用电动装置的内部空间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具有能够有效地使用电动装置的内部空间的结构。
技术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0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