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放容器以及排放容器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9779.8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和洋;宫本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造 |
主分类号: | B65D83/38 | 分类号: | B65D83/38;B65D53/02;B05B9/04;B65D4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斯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容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放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将多个内容物同时排放的容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图13所示,已知下述容器,该容器由具备卷边的容器主体和被安装在其开口部的阀总成构成,阀总成具备固定2个阀机构的栓塞体,由罩帽将阀总成一体化,并且,将阀总成紧固在容器主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1/06786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315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卷边的下部做成锥状的情况下,即使将包覆体(罩帽)扭曲在容器主体,也存在不能充分地得到对卷边的卡合力,包覆体脱开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在卷边上面设置容器主体和栓塞体之间的密封材,所以,存在密封性与该容器主体和包覆体的卡合力变弱联动地低下的可能性。
另外,在像专利文献2的图13那样,将密封材设置在卷边的内周的情况下,由于在卷边部的内面在成形时容易形成皱褶,所以,即使使密封材抵接,也存在卷边的内面的皱褶成为喷射剂的通路,容易泄漏的问题。详细地说,卷边部是从通过缩颈加工使筒状的主干部上部缩径了的小径的颈部进行卷曲加工成形的,但是,在缩颈加工时,在颈部的内面、设置在该内面的合成树脂涂层产生皱褶,进而,在对形成有该皱褶的颈部进行卷曲加工时,进一步形成皱褶。此时,由于密封材被设置在卷边的内周,所以,不能与所成形的容器主体(卷边)的状态相应地调整密封材的变形量。
本发明的第1方式以提供一种将阀总成牢固地紧固在具备卷边的金属制的容器主体,且密封性高的排放容器为目的。
本发明的第2方式以提供一种即使内容物变少,小袋收缩,也能够确保内容物的流路,使内容物的残量少的流路部件以及使用了它的排放容器为目的。
本发明的第3方式以提供一种生产性高的排放容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排放容器是包括: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制的容器主体和被紧固在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阀总成的排放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具有圆筒部和被形成在其上方的卷边,所述阀总成具备被插入开口部的栓塞部;对设置在该栓塞部的内容物的通路进行开闭的阀机构;被设置在该栓塞部的外周的密封材和将它们固定在容器主体的罩帽,所述罩帽具有覆盖栓塞部以及阀机构的上部和向中心方向塑性变形而被紧固在卷边的塑性变形部,所述密封材抵接在与罩帽的塑性变形部相比为下方的圆筒部,对容器主体和栓塞部之间进行密封。
在这样的排放容器中,优选容器主体由圆筒状的主干部;从该主干部缩径的颈部和被形成在该颈部的上端的卷边构成。
优选所述阀总成具备保持多个所述阀机构的阀保持器,在所述阀保持器的外周设置栓塞部。
优选所述阀机构被收容在构成所述通路的壳体,由覆盖该壳体的帽固定,与壳体一体化,所述壳体被固定在栓塞部。
但是,阀机构也可以被收容在构成所述通路的栓塞部的贯通孔。
在本发明的排放容器中,优选具备被收容在所述容器主体的小袋和将所述小袋和阀总成连结的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具备被装配在所述阀总成的筒状的阀连结部;被同轴状地设置在该阀连结部的下端,并固定有所述小袋的开口部的筒状的小袋固定部和从该小袋固定部的下端朝向小袋的底部延伸,并将内容物向固定部内引导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具备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被设置在该主体的上端,并将所述主体的表面和所述小袋固定部的中心孔连通的连通部和从所述主体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在同一线上在上下方向离开地被形成的至少2个主突条。
在本发明的排放容器中,优选所述阀总成具备阀保持器,所述阀保持器保持阀机构,并且具备被插入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栓塞部以及被配置在容器主体的开口部上端的法兰部,所述罩帽是覆盖所述阀保持器,并将该阀保持器向容器主体固定的部件,在罩帽的覆盖阀保持器的部位形成贯通孔。
本发明的排放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所述阀总成的栓塞部插入容器主体,并使密封材抵接圆筒部,由将所述阀总成的罩帽的下部向中心方向推压的扭曲爪使之塑性变形,并紧固在卷边,与此同时,由扭曲爪的前端限制容器主体的圆筒部的外径。此时,由于圆筒部的外径限制按0.1mm单位进行调整,所以,包括从几乎不能目视的限制到能够明显看见环状的凹陷线的程度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造,未经株式会社大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