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安装有低耦合插座线触点的柔性印刷电路板的通信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4815.1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B·J·费特扎帕特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北卡罗来纳康普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66 | 分类号: | H01R13/6466;H01R13/6469;H01R24/6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金晓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装有 耦合 插座 触点 柔性 印刷 电路板 通信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 U.S.C.§119(e)要求2012年9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699,903和2012年9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697,955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中每个公开的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通信连接器以及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插座。
背景技术
计算机、传真机器、打印机以及其它电子装置常规地由通信电缆连接至网络设备(诸如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等)。图1图示了可以使用常规通信插头/插座连接件将计算机10连接到网络装置30(例如,网络交换机)的方式。如图1所示,计算机10由转接线11连接至安装在壁装插座板18中的通信插座20。转接线11包括通信电缆12以及附接至电缆12的各个端的第一和第二通信插头13、14,该通信电缆12包括多个单个导体(例如,八个绝缘铜导线)。第一通信插头13插入到设置在计算机10中的通信插座(未示出)的插头孔口中,以及第二通信插头14插入到通信插座20前侧中的插头孔口22中。第二通信插头14的触点或者“插片”通过第二通信插头14的顶面和正面上的槽15露出并且与通信插座20的各个“插座线”触点匹配。第一通信插头13的插片类似地与设置在计算机10中的通信插座(未示出)的各个插座线触点匹配。
通信插座20包括接纳和保持来自电缆26的绝缘导体的后端导线连接组件24。如图1所示,电缆26的每个导体单独地按压到设置在后端导线连接组件24中的多个槽中的相应槽中,以在电缆26的每个导体与通过通信插座20的多个导电路径(图1中未示出)中的相应导电路径之间建立机械连接和电连接。电缆26中的每个导体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例如网络装置30。壁装插座板18典型地安装在例如办公楼的房间的墙壁(未示出)上,以及电缆26典型地穿过办公楼的墙壁和/或天花板中的管道到达网络装置30位于的房间。转接线11、通信插座20和电缆26在计算机10与网络装置30之间提供可以传送信息信号的多个信号传输路径。应当理解,典型地在电缆26与网络装置30之间的通信路径中会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转接板以及附加的通信布线。然而,为了便于描述,在图1中,电缆26显示为直接连接到网络装置30。
在上面描述的通信系统中,计算机10与网络装置30之间传输的信息信号典型地在一对导体(在下文中为“差分对”或者简称“对”)上传输而不是在单个导体上传输。通过在一对导体的每个导体上传输具有相等幅度但相反相位的信号,在差分对上传输信息信号,其中对在一对导体的两个导体上传输的信号进行选择以使得信息信号是两个传输的信号之间的电压差。使用差分信令能够大大地减小噪声对信息信号的影响。
已经颁布了指定配置、接口、性能水平等等的各种行业标准(诸如,2002年6月20日由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通过的TIA/EIA-568-B.2-1标准),帮助保证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插座、插头和电缆将一起工作。举例来说,TIA/EIA-568-C.2标准(2009年8月)被设计成保证符合标准的插头、插座和电缆段将为在高达250MHz的频率下传输的信号提供特定的最低性能水平。这些行业标准中的大多数指定通信系统中的每个插座、插头和电缆段必须包括布置为四个导体差分对的八个导体1-8。行业标准指定在插头的触点(插片)与插座的插座线触点匹配的至少连接区域(此处称为“插头-插座匹配区域”)中,插头中的八个触点通常成排对齐,插座中的对应的八个触点也是如此。图2,示意性地图示了插头-插座匹配区域中插座的插座线触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在TIA/EIA 568的B类配置(其是最广泛采用的)下,导体4和5构成差分对1,导体1和2构成差分对2,导体3和6构成差分对3,以及导体7和8构成差分对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康普公司,未经美国北卡罗来纳康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网络中的能量采集设备
- 下一篇:无线通信系统、天线模块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