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容器及其静电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4046.5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金佑珍;朴亨镐;田钟善;崔在昇;崔智恩;金荷荣;金贤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9/14 | 分类号: | A61L9/1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黄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及其 静电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小容器(capsule)的静电雾化装置,该一次性小容器中具有在其中浸渍的功能水溶液。
背景技术
用在诸如冰箱、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和面部处理装置等不同类型的空气调节设备中的静电雾化装置发射纳米尺寸的超细雾到空气,以起到例如室内空气除臭、消毒和维持新鲜的效果。
参照图1,静电雾化装置10设置有:容器11,用于容纳功能水溶液16;多个喷出销14,安装在容器11周围,用于吸收功能水溶液以发射超细雾。
此外,静电雾化装置10还设置有:保水材料15,具有固定到该保水材料的喷出销14;安装垫19,直流电源13连接到该安装垫用于供应电力到喷出销14;保护构件12,以盖的形式设置在安装垫19上,用于保护喷出销14。
而且,保护构件12具有孔,该孔被形成为具有与容器11的直径几乎相同的直径,用于将容器11定位在保水材料15中,与其中心配合。
功能水溶液16通过位于容器11之下的薄膜18流出到多孔保水材料15之内,且自然地浸透整个保水材料15。
因此,浸入保水材料15中的功能水溶液通过毛细管现象被吸收在喷出销14中,并通过喷出销的前端14a作为纳米雾被喷出,以起到室内空气除臭、消毒、维持新鲜等效果。
然而,由于静电雾化装置长时间从容器11以纳米尺寸的雾形式喷出功能水溶液16,所以如果功能水溶液具有高粘度,那么静电雾化装置有发生结垢现象的问题,其中作为多孔介质的喷出销14会被堵塞。
而且,如果容器11中的功能水溶液被替换为其他种类的功能水溶液,会使得其他种类的功能水溶液与先前保留在容器11或喷出销14中的功能水溶液混合,静电雾化装置会出现喷雾性能变差、或空气除臭、消毒、维持新鲜等效果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努力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超细雾喷出性能的小容器及其静电雾化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发生结垢现象(其中作为多孔介质的喷出销被堵塞)的小容器及其静电雾化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容器及其静电雾化装置,其可防止不同成分的功能水溶液彼此混合。
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小容器,包括:喷出销,具有浸入其中的功能水溶液;密封构件,用于密封喷出销;以及按压构件,用于借助外力推动喷出销以移动喷出销,从而使得喷出销的一部分穿过密封构件并突出到小容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喷出销可由多孔介质形成,且多孔介质可为陶瓷或碳纤维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密封构件可为形成在按压构件的相对侧的铝箔。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按压构件可呈活塞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孔,用于接纳小容器;以及电压施加部,位于孔中以便接触突出到被接纳在孔中的小容器的外部的喷出销,用于施加电压到因此接触的喷出销。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静电雾化装置可呈雪茄插口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小容器,包括:柱形的喷出销,具有浸入其中的功能水溶液;主体,包围喷出销的一侧;以及电极针,用以穿过喷出销的表面以接触功能水溶液,并具有突出到小容器的外部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喷出销可由多孔介质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功能水溶液可为非导电液体,且功能水溶液可为薰衣草、迷迭香和洋甘菊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电极针可由具有低逸出功(work function,功函数)的材料形成,且可由钨或不锈钢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电极针可穿过主体的侧部暴露到小容器的外部,并穿过喷出销的侧部接触功能水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电极针可穿过喷出销的底部暴露到小容器的外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静电雾化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接纳柱形的小容器;电极孔,供突出到小容器的外部的电极针插入其中,以便电连接到被插入的电极针,因而用于施加电压到该电极针上;以及接地电极,用于电连接到小容器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果电极孔形成在支架的匹配到从被接纳在支架中的小容器的侧部突出的电极针的位置,那么两个接地电极可以小容器的长度距离形成在支架上,使得两个接地电极分别地接触小容器的两个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