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3973.5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北野聪;深堀刚;里村爱作;山田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7/12 | 分类号: | F16H7/12;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岑;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机用 液压式 自动 张紧器 | ||
1.一种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在收纳有工作油的带底缸体的底部上表面设置套筒嵌合孔,套筒的下端部压入于所述套筒嵌合孔内,杆的下端部以自如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套筒内,从而在套筒内部形成压力室,在设于所述杆的上部的弹簧座与缸体的底部上表面之间装入复位弹簧而对缸体与杆向伸长的方向施力,在所述弹簧座设置覆盖复位弹簧的上部的筒状的弹簧罩,使装入于所述缸体的上侧开口部内的密封部件的内周与弹簧罩的外周弹性接触,从而在所述缸体与套筒之间形成储液室,在所述套筒与所述套筒嵌合孔的嵌合面之间设置将所述储液室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油通路,在所述套筒的下端部内装入单向阀,若压力室的压力比储液室的压力高则该单向阀关闭而隔断压力室与油通路的连通,
所述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使所述套筒的下端面与套筒嵌合孔的底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套筒嵌合孔的底面形成为其外周部比内周部成为高阶的带阶状,使套筒的下端面与该带阶底面的外周高阶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载置剖面为矩形的环状垫圈而形成所述带阶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单向阀的阀座的下表面位于比所述套筒的下端面更靠上方的位置,使所述套筒的下端面与套筒嵌合孔的平坦的底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放射状配置的多个油通路将所述套筒嵌合孔的底面以及内周面在周向分割为多个部分,在各个部分的分割底面形成有平面扇形的凹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套筒嵌合孔的分割内周面的周向宽度比所述凹处的外周部的周向宽度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由铝合金的压铸成型品或铝锻造品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铸成型品通过无孔性压铸铸造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所述单向阀的阀孔的工作油流入侧设置有过滤器,该过滤器捕捉流入所述阀孔的工作油中的混入异物而防止该混入异物流入压力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设置有通过使该杆在下端面开口而形成的阀嵌合孔、和使该阀嵌合孔的上部与所述储液室连通的油路,
在所述阀嵌合孔内装入溢流阀,
该溢流阀具备:具有阀孔的阀座、从该阀座的上表面侧对阀孔进行开闭的阀体、以及对该阀体朝向阀座施力的阀弹簧,
在所述溢流阀的工作油流入侧设置有过滤器,该过滤器捕捉工作油中的混入异物而阻止该混入异物侵入溢流阀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由网眼尺寸为0.1mm~0.2mm的网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由气孔率为90%~97%的多孔金属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设置有通过使该杆在下端面开口而形成的阀嵌合孔、和使该阀嵌合孔的上部与所述储液室连通的油路,
在所述阀嵌合孔内装入溢流阀,
该溢流阀具备:具有阀孔的阀座、从该阀座的上表面侧对阀孔进行开闭的阀体、以及对该阀体朝向阀座施力的阀弹簧,
在所述阀座的与所述压力室对置的下表面形成有以从中央朝向外周具有上升斜度的方式倾斜的锥面,或者在所述下表面的中央部设置有根部的剖面形状为圆弧面的圆锥台形的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辅机用液压式自动张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弹簧由与阀体对置的端部成为小径的圆锥螺旋弹簧、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成为小径且随着到达两端而成为大径的鼓形螺旋弹簧、盘弹簧、以及由剖面形状为椭圆状的弹簧线形成的圆柱螺旋弹簧中的一种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9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曲的光管道提取
- 下一篇:车轮用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