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变频率响应的方向性耦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3813.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J·E·罗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利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H01P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媛媛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变 频率响应 方向性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布置涉及用于将输入信号分割或分裂为多个输出或将多个输入信号组合为单一输出的方向性耦合器。
背景技术
方向性耦合器普遍用于各种电信相关应用(例如功率分割及组合;组合馈送信号往返于天线;天线波束形成;相移等等)中。商用方向性耦合器通常分类为基于波导或基于薄膜。典型的基于波导耦合器具有相对较高功率处理能力,但是拥有相对较大尺寸的占据面积。典型的基于薄膜耦合器具有相对较小尺寸的占据面积,但是拥有相对较低功率处理能力。
方向性耦合器的频率响应通常是固定的,例如,将会发生最大功率传送的频率(或频带)不可变。因此,不能为多种操作条件最优化或调谐此耦合器的性能。
可通过利用循序建立方法形成三维微结构。例如,美国专利第7,012,489号及第7,898,356号描述用于制造同轴波导微结构的方法。此类程序为传统薄膜技术提供替代,但是在设计上对于例如微型化开关的各种装置的有利实施的有效利用也会形成新的挑战。
发明内容
耦合器系统的实施例包含包括电导体及调谐元件的耦合器。所述调谐元件具有与所述耦合器的电导体电接触且具有第一末端面的导电第一部分及具有第二末端面的导电第二部分。所述调谐元件还包含安置于第一末端面或第二末端面上的电介质元件,且与第一末端面及第二末端面中的另一者间隔开间隙。所述第二部分经配置以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移动使得间隙可变。
根据本文中揭示及主张的发明概念的进一步方面,系统的实施例包含包括导电外壳及电导体的耦合器。所述电导体在所述外壳内悬置于多个电介质突片上且与所述外壳间隔开。所述耦合器系统还包含经配置以改变所述耦合器的频率响应的电容元件。
根据本文中揭示及主张的发明概念的进一步方面,系统的实施例包含具有形成信号路径的电导体的耦合器、经配置以将电抗引入所述信号路径中的电容元件及经操作以改变所述电容元件的电容的致动器元件。
附图说明
将参考下列图式描述实施例,其中在所述图式中类似数字表示类似物品且其中:
图1是图1中所示的耦合器系统的俯视透视图,描绘处于第一或未挠曲位置的片梭,且其中为说明目的已移除系统的顶层;
图2是图1中标示为“A”区域的俯视透视图,其中为说明目的已移除系统的顶层;
图3是图1到2中所示的耦合器的电导体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标示为“D”区域的放大图,其中为说明目的已移除耦合器的顶层;
图5是图1中标示为“B”区域的放大图,其中为说明目的已移除耦合器的顶层及第一致动器的顶层,且描绘处于其相应第一或未挠曲位置的系统的片梭中的一者及调谐元件中的一者的可移动部分;
图6A是图5中标示为“E”区域的放大图,描绘处于其相应未挠曲位置的片梭及调谐元件的可移动部分;
图6B是图5中标示为“E”区域的放大图,描绘处于其相应第二或挠曲位置的片梭及调谐元件的可移动部分;
图7是图1中标示为“C”区域的俯视放大图,描绘处于其未挠曲位置的片梭中的一者;
图8是图1中标示为“C”区域的俯视放大图,描绘处于其挠曲位置的片梭中的一者;
图9是图1到8中所示的系统的替代实施例的视图,描绘对应于图1中标示为“C”区域的区域,且描绘处于未挠曲位置的片梭中的一者;及
图10是图9中的替代实施例的另一视图,从图5的透视取得且描绘处于其相应未挠曲位置的片梭及调谐元件的可移动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图式未按比例绘制且其提供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下文参考用于说明的实例应用描述本发明的若干方面。应了解阐述数种特定细节、关系及方法以提供本发明的完全理解。然而,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容易意识到本发明可在无特定细节中的一或多者或在其它方法下加以实践。在其它实例中,未详细展示众所周知的结构或操作以避免混淆本发明。本发明不应受限于动作或事件的说明顺序,因为一些动作可以不同顺序及/或与其它动作或事件同时发生。此外,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论并非需要所有说明动作或事件。
图1到8描绘可调谐耦合器系统10。耦合器系统10包括90°混合式耦合器12、第一调谐元件14a及第二调谐元件14b以及各自与调谐元件14a、14b中的相应者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16a及第二致动器16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利实公司;,未经贺利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放置
- 下一篇:电极组装体用歪斜校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