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纤维以及使用了该无机纤维的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7801.7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9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友末信也;矶村和俊;村山和贵;佐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霓佳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4H1/4209;F01N3/28;B01D53/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纤维 以及 使用 成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纤维、使用了该无机纤维的绝热材料和缓冲材料以及保持材料等成形体。
背景技术
无机纤维由于其优异的耐热性而作为绝热材料或耐火材料等的构成材料被使用在汽车领域、建筑领域、工业炉窑等各种各样的领域。这样的绝热材料还被设置在部件之间以用作缓冲材料或者保持材料。
例如,被装载于汽车等上的排气净化用催化转化器一般由催化剂载体和保持材料以及外壳所构成,催化剂载体经由保持材料被设置于外壳的内部。目前成为主流的保持材料是,使用有机粘结剂将氧化铝纤维或莫来石纤维或者其他陶瓷纤维等无机纤维成形为规定厚度的垫子状的产品、或对集成的无机纤维实施缝纫加工从而成形为垫子状的产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最近,为了提高净化效率催化剂载体被加热至超过900℃的温度,所以要求保持材料即使是在如此的高温条件下也能够保持住催化剂载体。
另外,被用于保持材料的铝纤维等被认为如果是对其做恰当的处理的话则不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问题,但是也不能够完全否定被人体吸入并引起肺疾病的可能性,因此要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9-41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机纤维以及成形体,本发明的无机纤维能够形成在加热使用时的压缩复原性、保持性、耐热性以及生物可溶性方面表现优异的成形体。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述的无机纤维等。
1.一种无机纤维,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所述的组成:
Al2O3 43.2~53.0摩尔%,
SiO2 12.8~25.2摩尔%,
CaO 26.0~40.0摩尔%。
以上所述成分总计为98摩尔%以上。
2.如上述1所述的无机纤维,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所述的组成:
Al2O3 43.2~51.2摩尔%,
SiO2 12.8~20.8摩尔%,
CaO 32.0~40.0摩尔%。
3.如上述1或者2所述的无机纤维,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所述的组成:
Al2O3 44.2~50.2摩尔%,
SiO2 13.8~19.8摩尔%。
CaO 33.0~39.0摩尔%。
4.如上述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机纤维,其特征在于,具有耀西耀喀石结构(Yoshiokaite structure)。
5.一种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含有上述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无机纤维。
6.上述5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该成形体是缓冲材料或者保持材料。
7.上述6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该成形体是一种被插入到催化剂载体与容纳催化剂载体的外壳之间的保持材料。
8.上述5~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在充填密度为0.3g/cm3以及开放率为12.5%的条件下经1000次循环试验之后具有1.2N/cm2以上的开放表面压力(i),或者,在充填密度为0.3g/cm3以及开放率为8%的条件下经1000次循环试验之后具有2.0N/cm2以上的开放表面压力(ii)。
9.上述8所述的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兼具所述开放表面压力(i)和所述开放表面压力(ii)。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无机纤维以及成形体,本发明的无机纤维能够形成在加热使用时的压缩复原性、保持性、耐热性以及生物可溶性方面表现优异的成形体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排气净化用催化转化器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2是排气净化用催化转化器内的催化剂载体以及保持材料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保持材料的形状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无机纤维具有以下所述组成:
Al2O3 43.2~53.0摩尔%,
SiO2 12.8~25.2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霓佳斯株式会社,未经霓佳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7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造纸过程递送颜料分散体和助留剂的方法
- 下一篇:成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