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车辆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6189.1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4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约恩·克吕格尔;福尔克马·弗里斯;卡罗勒·朱斯蒂娜;托马斯·克拉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20 | 分类号: | B60C9/20;B60C9/00;D07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车辆 轮胎 优选 商用 | ||
本发明在此披露了具有辐射状设计的充气商业车辆轮胎,该轮胎包括至少三层式的带束(7),其中的两个带束层是工作层(10,11)并且径向最外部的一个带束层是覆盖层(12),这些带束层(10,11,12)各自是由钢丝帘线所制成的且嵌入弹性体中的增强支撑件构成,这三个带束层(10,11,12)各自的钢丝帘线涂覆有黄铜以获得良好的弹性体粘附性,这两个工作层(10,11)的增强支撑件的黄铜涂层具有60wt.%至65wt.%的铜比例,并且该覆盖层(12)的增强支撑件的黄铜涂层具有66wt.%至70wt.%的铜比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状设计的充气车辆轮胎、优选充气商用车辆轮胎,该轮胎具有包括至少三个带束层的带束,其中的两个带束层被配置成“工作层”并且其中的径向最外部带束层被配置成“覆盖层”,其中所述这些带束层各自是由嵌入弹性体中的钢丝帘线制成的增强体构成,并且所述三个带束层各自的钢丝帘线被涂覆有黄铜以获得更好的弹性体粘附性。
背景技术
具有包括两个工作层和一个覆盖层的带束的商用车辆轮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一般,商用车辆轮胎的带束具有四个层,这些层由嵌入橡胶化合物中的钢丝帘线构成。在4层式带束的情况下,径向最内层被称为“第一带束层”或者根据其功能被称为“阻挡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被安排在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径向外侧,充当“工作层”。径向最外部的工作层被第四带束层即“覆盖层”所覆盖。
总体上,第一带束层的钢丝帘线与圆周方向成>45°的角度。第一带束层因为其阻挡这些工作层在圆周方向上移动的功能而被称为“阻挡层”。这两个工作层的钢丝帘线与轮胎的圆周方向成15°与30°之间的相同角度,其中一个工作层的钢丝帘线相对于轮胎的圆周方向沿着与另一个工作层的钢丝帘线相反的方向倾斜。因此,一个工作层的钢丝帘线被安排成与另一个工作层的钢丝帘线相交。这些工作层受到高的剪切力和拉伸力并且承载带束中的主要荷载、并且因此对于带束的耐用性是特别重要的。第四带束层具有的钢丝帘线与圆周方向围成了在15°与30°之间的角度。该第四带束层,即覆盖层,具有作为位于其下方的这两个工作层的保护层的功能,因为该覆盖层对于可能穿透胎面组件的石子形成了阻碍。没有该覆盖层时,这些工作层的帘线将被穿透的石子损坏并且将受到增加的腐蚀,这最终可能降低该轮胎的负载能力、耐用性和胎面翻新能力。
对带束层的钢丝帘线提供黄铜涂层以获得更好的橡胶粘附性的实践是充分已知的。多层式带束的所有层的钢丝帘线总是涂覆有相同的黄铜组合物。例如,JP 60226303 A已披露了对于子午线轮胎的所有带束层的钢丝帘线提供具有按重量计60%至按重量计64%的铜含量的黄铜涂层的实践。例如,DE 33 02 673 C2已披露了对于子午线轮胎的所有带束层的钢丝帘线提供具有按重量计60%至按重量计70%的铜含量的黄铜涂层的实践。
此外已知的是,高铜含量的黄铜涂层虽然具有减小的粘附性但得到了改善的抗腐蚀性并且低铜含量的黄铜涂层虽然具有减小的抗腐蚀性但得到了改善的粘附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车辆轮胎、优选充气商用车辆轮胎,该轮胎具有的带束组件包括两个工作层和一个覆盖层,其耐用性在上述这些带束层的抗腐蚀性和粘附性方面得到改善。
该目的的实现是在于,这两个工作层的增强体的黄铜涂层具有按重量计60%至按重量计65%的铜含量并且该覆盖层的增强体的黄铜涂层具有按重量计66%至按重量计70%的铜含量。
以此方式,提供了本发明的充气车辆轮胎,其不同带束层具有的钢丝帘线具有一种黄铜涂层,该黄铜涂层以优化的方式被适配以匹配这些不同带束层的主要要求。
通过钢丝帘线的黄铜涂层的按重量计66%至按重量计70%的铜含量,这个覆盖层(对于位于其下方的这两个工作层形成了对石子的障碍物从而充当了保护层)具有改善的抗腐蚀性而粘附性只略微降低。相比之下,承担主要荷载的这些工作层通过钢丝帘线的黄铜涂层的按重量计60%至按重量计65%的铜含量具有改善的粘附性而抗腐蚀性只略微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未经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61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