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锻用圆钢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2892.5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0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江头诚;东田真志;松本齐;根石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J5/00;C22C38/60;C21D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锻用 圆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钢材,更具体而言,涉及冷锻用圆钢材。
背景技术
结构用钢钢材为汽车用部件、工业机械用部件和建设机械用部件等机械结构用部件的原材料。结构用钢钢材使用机械结构用碳钢钢材和机械结构用合金钢钢材。
为了由这些钢材制造部件,以往主要实施热锻工序和切削工序。但是,近年,为了提高生产率,对替代这些工序、利用冷锻工序来制造部件进行了研究。
但是,冷锻的加工度一般大。因此,抑制冷锻时的钢材的裂纹的产生、也就是说提高钢材的冷锻性成为问题。
将机械结构用碳钢钢材和机械结构用合金钢钢材进行冷锻的情况下,通常对经过了热轧的钢材实施软化退火(以下称为球状化退火)来提高碳化物的球状化率。由此,钢材的硬度降低,能够得到高的冷锻性。但是,即使是实施了球状化退火的钢材,在冷锻时也有可能产生裂纹。
球状化退火后的冷锻性提高了的冷锻用钢材提出于日本特开2001-240940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575号公报(专利文献2)和日本特开2011-214130号公报(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冷锻用棒线材的化学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1~0.6%、Si:0.01~0.5%、Mn:0.2~1.7%、S:0.01~0.15%、Al:0.015~0.05%、N:0.003~0.025%,根据需要含有Ni:3.5%以下、Cr:2%以下、Mo:1%以下、Nb:0.005~0.1%、V:0.03~0.3%、Te:0.02%以下、Ca:0.02%以下、Zr:0.01%以下、Mg:0.035%以下、Y:0.1%以下和稀土元素:0.15%以下中的一种以上,限制于P:0.035%以下、O:0.003%以下,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上述棒线材中,由表面直至棒线材半径×0.15的深度为止的区域的铁素体的组织面积率为10%以下,剩余部分实质上包含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进而,深度为由棒线材半径×0.15直至中心为止的区域的平均硬度与表层(由表面直至棒线材半径×0.15的深度为止的区域)的平均硬度相比,软20HV以上。
对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机械结构用棒钢和钢丝的化学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1~0.5%、Si:0.01~0.15%、Mn:0.2~1.7%、Al:0.0005~0.05%、Ti:0.005~0.07%、B:0.0003~0.007%、N:0.002~0.02%,根据需要含有0.003~0.15%的S、和/或0.8%以下且与Mn的总量为0.3~1.3%的Cr,P:0.02%以下、O:0.003%以下,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上述棒钢和钢丝的显微组织包含铁素体和球状碳化物,铁素体的晶粒度为8号以上,单位面积1mm2的球状碳化物的个数根据C量为1.5×106个×C%以下。
对于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高频淬火用轧制钢材的化学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38~0.55%、Si:1.0%以下、Mn:0.20~2.0%、P:0.020%以下、S:0.10%以下、Cr:0.10~2.0%、Al:0.10%以下和N:0.004~0.03%,根据需要含有Cu:1.0%以下、Ni:3.0%以下、Mo:0.50%以下、Ti:0.10%以下、Nb:0.10%以下和V:0.30%以下中的一种以上,剩余部分由Fe和杂质组成,fn1=C+(1/10)Si+(1/5)Mn+(5/22)Cr+1.65V-(5/7)S(其中,式中的C、Si、Mn、Cr、V、S表示各元素的按质量%计的含量。)的值为1.20以下。上述轧制钢材的显微组织包含铁素体、层状珠光体和球状渗碳体,铁素体的平均晶粒直径为10μm以下,层状珠光体中的片层间距为200nm以下的层状珠光体在显微组织中所占的面积比率为20~50%,球状渗碳体的个数为4×105个/mm2以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09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15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141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2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定装置
- 下一篇:单性结果控制基因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