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面板基板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0606.1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平田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面板基板和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基板和具有该触摸面板基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显示部和输入部一体化的显示 装置广泛普及。特别是,在便携式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码助理)、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便携终端中,具有 当使手指或输入用的笔(检测对象物)接触到显示的表面时能够检测 出该接触位置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被广泛使用。
作为触摸面板,一直以来已知有所谓的电阻膜(压感)方式、静 电电容方式等各种类型的触摸面板。其中,使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 面板广为人知。
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中,通过检测使手指或输入用的笔接 触到显示画面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接触位置。因此,能够用简 便的操作检测接触位置。
作为检测物体的接触位置的位置检测电极的所谓传感器电极,多 由ITO(氧化铟锡)等形成。但是,在大画面的触摸面板的情况下, 由ITO形成的传感器电极的电阻大,存在检测的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为了降低传感器电极的电阻,由格子状的 金属配线形成传感器电极的结构。按照纵向延伸的传感器电极与横向 延伸的传感器电极不重叠的方式,各传感器电极由多个划分为正方形 的格子电极连接而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日本特开2011-129501号(2011 年6月30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日本特开2010-039537号(2010 年2月18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日本特开2011-175412号(2011 年9月8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因格子状的金属配线与显示面板的 黑矩阵相互干涉而产生波纹,显示品质劣化。
波纹的产生与纵向和横向上的形成于触摸面板的配线的间距和像 素的间距(黑矩阵的间距)有关。黑矩阵的间距由显示面板的大小和 像素的配置等确定。另外,波纹的产生还与形成于触摸面板的配线的 交点的间距和显示面板的规则构造(TFT和导光板的棱镜等)的间距 有关。
另外,触摸面板的纵横排列的传感器电极的间距,根据显示面板 的大小和要求的性能(分辨率)作为规格参数确定。当传感器电极的 间距被确定时,传感器电极所具有的格子电极的外形的大小也被限制。 格子电极的边长除以格子的分割数而得的长度,成为格子的间距(配 线的间距)。但是,出于性能(检测灵敏度)和开口率等观点,格子的 配线数存在优选范围。因此,设计者不能无限制地决定配线间距。因 此,上述现有的结构中,会产生波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抑制了显示 品质的下降的触摸面板基板和具有该触摸面板基板的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实现抑制了位置检测的正确性的降 低的触摸面板基板和具有该触摸面板基板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0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