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扁平多叶形截面纤维而成的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0499.2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健志;高永秀敏;井田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F6/60;D06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扁平 多叶形 截面 纤维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薄的、具有高强度、低透气性和优异光泽感的织物。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细纤度的扁平多叶形截面聚酰胺纤维制成的、轻薄且具有高强度、低透气性和优异光泽感的织物。
背景技术
近来以户外运动为代表,消费者的休闲喜好逐年增高。特别是在体育衣料用途方面,随着户外体育运动的普及,对体育衣料的需求逐年增加,对于帐篷、睡袋和帆布等材料用途、衣料等的轻质化和薄质化的要求提高。对体育衣料用途的织物要求高强度,尤其要求提高撕裂强度、磨耗强度。特别是在实施如层压加工的膜加工的情况下,由于难以获得织物的平滑性,所以有撕裂强度容易下降的倾向,越来越希望提高基布的撕裂强度。
到目前为止,在羽绒大衣、体育用材料等中,以轻质化、薄质化为目标,由于其机械特性优异,所以在前述织物中也经常使用由聚酯复丝、尼龙复丝或者它们的复合纤维所构成的织物。对于这些织物,由于是柔软的、轻质的、且在防风性、疏水性和牢固性等方面优异,所以被大量用于外套、甲克衫、高尔夫服和体育用户外服装等。
作为解决高强度、轻质化和薄质化的问题的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织物,该织物是由合成复丝构成的织物,其特征在于:前述织物是通过对至少一面实施轧光加工而在合成复丝的至少一部分中以单丝互相重叠的状态压缩而成的,前述单丝的截面形状呈Y字或十字形,前述合成复丝的纤度为7dtex~44dtex,前述织物的覆盖系数为1300~220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6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通过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获得的织物,反射光会发生聚集,从而形成具有眩光和条痕感的光泽,在功能性以及如产品光泽感的设计性方面并不充分。像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即使是满足高强度、轻质化和薄质化要求特性的织物,在光泽感方面也不认为是充分的,不能获得具有优雅且良好光泽的织物。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如果反复洗涤织物,则透气度会大大降低,例如在作为羽绒夹克的面料使用的情况下,会发生跑绒等情况,不能获得充分的功能持续性。
本发明的课题是:解决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适合作为以羽绒夹克、防风上衣、高尔夫服和防雨服装等为代表的运动服、休闲装或女士男士衣料的胆料使用的、轻薄且具有高强度、低透气性和优异光泽感的织物;使用该织物作为其至少一部分的缝制品;以及使用该织物作为其至少一部分的羽绒大衣和羽绒夹克。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织物主要具有以下的构成。即,
(1)一种织物,该织物是对一面或两面实施了轧光加工的织物,其特征在于:轧光加工后织物的构成经丝和/或纬丝的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0.5~2.5dtex,总纤度为5~50dtex,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具有6~10个叶部的扁平多叶形,扁平度W为1.5~3.0,并且覆盖系数为1200~2500,
扁平度W用线段A和线段B表示,线段A为连接所述扁平多叶形凸部顶点中任意2点的线段中最长的线段(将其长度设为α),线段B为与平行于线段A且包含最外顶点的切线一起构成外切四边形(相邻边所构成角的角度为90o)的另外线段(将其长度设为β),扁平度W为α/β。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
轧光加工前织物中所使用的聚酰胺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0.4~2.2dtex,总纤度为4~44dtex,单纤维的截面形状为6~10叶的扁平多叶形,
将连接扁平多叶形凸部顶点中任意2点的线段中最长线段A的长度设为a,将与平行于该线段A且包含最外顶点的切线一起构成外切四边形(相邻边所构成角的角度为90°)的另外线段B的长度设为b,将在扁平多叶形所形成的凹凸中的最大凹凸处连接相邻凸部顶点间的线段C的长度设为c,将从夹在凸部之间的凹部的底点向连接凸部顶点间的线段C引出的垂线D的长度设为d,此时轧光加工前织物中所使用的聚酰胺纤维同时满足下述式,
扁平度F(a/b)=1.5~3.0
异形度F(c/d)=1.0~8.0。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撕裂强度为5.0N以上,初始透气度为1.0cc/cm2/s以下。
(4)根据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洗涤50次后的透气度为1.0cc/cm2/s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0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烘干机
- 下一篇:钢材及其制造方法以及LNG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