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相机及其动作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711.1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8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三泽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机 及其 动作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取景器装置中,有具有将光学的被摄体像成像并从目镜窗窥视该光学的被摄体像的光学的取景器功能、和在液晶显示装置上显示通过摄像得到的被摄体像、将该被摄体像向目镜窗引导的电子取景器功能的两者的功能的光学式电子式兼用取景器装置。在这样的取景器装置中,还有将光学取景器的物镜的光束一部分遮光、在该部分上显示电子图像的装置(专利文献1)。在光学电子式兼用取景器中,能够在光学的被摄体像上重叠显示显示于液晶显示装置上的视野框等的信息。此外,还有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中设置视野遮蔽部、在被该视野遮蔽部遮蔽的部分上显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的技术(专利文献2)。进而,由于在透镜中有像差,所以还有进行像差修正的技术(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525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166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8-160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光学电子式兼用取景器使用时能够看到的光学的被摄体像和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电子取景器时在液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被摄体像看起来为相同的大小的结构中,不怎么有具有光学式电子式兼用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的两者的功能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当作为电子取景器发挥功能时能够得到比作为光学式电子式兼用取景器发挥功能时得到的被摄体像大的被摄体像。
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取景器装置,具备形成在照相机的前面而朝向被摄体的物镜窗、以及窥视通过物镜窗能够看到的光学的被摄体像的目镜窗,固体电子摄像装置,将被摄体摄像,输出表示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显示装置,将由固体电子摄像装置摄像的被摄体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偏向光学系统,形成有使通过物镜窗能看到光学的被摄体像透过的透过区域和在透过区域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被规定、将入射光遮挡的遮蔽区域,并且将显示在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的被摄体像向目镜窗引导;快门机构,设在被摄体与偏向光学系统之间,将通过物镜窗入射的光线束自如遮光;快门控制机构,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光学式电子式兼用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快门机构以不将通过物镜窗入射的光线束遮光,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电子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快门机构以将通过物镜窗入射的光线束遮光;显示控制机构,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光学式电子式兼用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显示装置以在与遮蔽区域重叠的向目镜窗引导的位置处显示信息,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电子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显示装置以在与将遮蔽区域及透过区域合起来的区域重叠的向目镜窗引导的位置处显示被摄体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合于照相机的动作控制方法。即,该方法是具备取景器装置的照相机的动作控制方法,所述取景器装置具备形成在照相机的前面上而朝向被摄体的物镜窗、以及窥视通过物镜窗能够看到的光学的被摄体像的目镜窗;固体电子摄像装置将被摄体摄像,输出表示被摄体像的图像数据;显示装置将由固体电子摄像装置摄像的被摄体像显示在显示画面上;偏向光学系统形成有使通过物镜窗能看到光学的被摄体像透过的透过区域和在透过区域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被规定、将入射光遮挡的遮蔽区域,并且将显示在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的被摄体像向目镜窗引导;快门机构设在被摄体与偏向光学系统之间,将通过物镜窗入射的光线束自如遮光;快门控制机构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光学式电子式兼用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快门机构以不将通过物镜窗入射的光线束遮光,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电子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快门机构以将通过物镜窗入射的光线束遮光;显示控制机构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光学式电子式兼用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显示装置以在与遮蔽区域重叠的向目镜窗引导的位置处显示信息,在将取景器装置作为电子取景器使用的情况下,控制显示装置以在与将遮蔽区域及透过区域合起来的区域重叠的向目镜窗引导的位置处显示被摄体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