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7672.3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佳织;田坂诚均;中泽嘉明;田中泰明;富田俊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3/02;C21D9/46;C22C38/14;C22C3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其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超过0.05%~0.2%、Mn:1%~3%、Si:超过0.5%~1.8%、Al:0.01%~0.5%、N:0.001%~0.015%、Ti或者V和Ti的总计:超过0.1%~0.25%、Ti:0.001%以上、Cr:0%~0.25%、Mo:0%~0.35%、余量:Fe和杂质;钢组织为多相组织,该多相组织具有:50面积%以上的由铁素体构成的主相,以及包含选自由贝氏体、马氏体和奥氏体组成的组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第2相,前述第2相的平均纳米硬度为不足6.0GPa,在将晶体的位相差为2°以上的边界定义为晶界,将被该晶界包围的区域定义为晶粒时,前述主相和前述第2相的全体晶粒的平均粒径为3μm以下,位相差2°~小于15°的小角度晶界长度占晶界总长度的比率为1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具体而言,涉及负载冲击载荷时裂纹的产生被抑制,进而有效流动应力高,适宜作为冲击吸收部件的原材料的钢材。本申请主张2012年7月20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2-161730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至此。
背景技术
近年,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来看,作为降低来自汽车的CO2排出量的一环,要求汽车车身的轻量化,指向汽车用钢材的高强度化。这是因为,通过提高钢材的强度从而使汽车用钢材的薄壁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社会对汽车的冲撞安全性提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只期望钢材的高强度化,并且还期望开发在行驶中冲撞时的耐冲击性优异的钢材。
此处,冲撞时的汽车用钢材的各部位受到数十(s-1)以上的高应变速度的变形,因此要求动态强度特性优异的高强度钢材。
作为这样的高强度钢材,已知有静动差(静态强度与动态强度之差)高的低合金TRIP钢、具有以马氏体为主体的第2相的多相组织钢这样的高强度多相组织钢材。
对于低合金TRIP钢,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动态变形特性优异的汽车冲撞能量吸收用的加工诱发相变型高强度钢板(TRIP钢板)。
另外,对于具有以马氏体为主体的第2相的多相组织钢板,公开有如下发明。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包含微细的铁素体粒,晶体粒径为1.2μm以下的纳米晶粒的平均粒径ds与晶体粒径超过1.2μm的微晶粒的平均晶体粒径dL满足dL/ds≥3的关系,强度与延性平衡优异、且静动差为170MPa以上。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钢板,其由平均粒径为3μm以下的马氏体与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的马氏体的2相组织构成,静动比高。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冷轧钢板,其含有75%以上的平均粒径为3.5μm以下的铁素体相,余量由回火马氏体构成,冲击吸收特性优异。
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冷轧钢板,施加预应变制成由铁素体和马氏体构成的2相组织,满足5×102~5×103/s的应变速度下静动差为60MPa以上。
此外,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板,其仅包含85%以上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等硬质相,耐冲击特性优异。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08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10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84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27785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1738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269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7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基板的扫描式喷射器组件模块
- 下一篇:传感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