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镶刀以及切削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6744.2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8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津田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04 | 分类号: | B23B27/04;B23B27/14;B23B27/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以及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用于对被切削件进行加工的切削刃的切削镶刀以及安装了该切削镶刀的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用于进行开槽加工、切断加工的切削工具中,要求产生的切屑不会与被切削件的加工面接触而划伤加工面。因此,希望产生的切屑不会相对于切削镶刀的长度方向向左右偏移流动,而是在沿着切削镶刀的长度方向前进后,以发条状卷曲并被细微地断开。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大致棱柱状的刀片主体的前刀面,前端部朝向正面切削刃的两端部分支的俯视观察时呈Y字状的断屑部。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在该朝向两端部分支的前端部,形成为从正面切削刃侧朝向背面侧变低的形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86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前端部朝向正面切削刃的两端部分支的俯视观察时呈Y字状的专利文献1的断屑形状中,虽然切屑沿切削镶刀的长度方向前进,但根据切削条件,沿长度方向前进的切屑有时会不卷曲而直接延伸,从而存在变长的切屑纠缠而卷入切削刃、或在切削镶刀的后方向左右偏移与被切削件碰撞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切削镶刀具备:棱柱状的刀片主体;前刀面,其设置于该刀片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上表面;正面切削刃,其设置于该前刀面与所述刀片主体的端面的棱线;横切削刃,其设置于所述前刀面与所述刀片主体的侧面的棱线,且分别与所述正面切削刃相连;断屑凸部,其设置于所述前刀面上,
所述断屑凸部具有随着朝向所述正面切削刃侧而向所述横切削刃侧延伸的两个断屑岛部,该断屑岛部从所述正面切削刃侧起具有:第一立起部、从该第一立起部的顶部逐渐降低的下降部、从该下降部逐渐升高至比所述第一立起部的顶部高的高度的第二立起部。
另外,本发明的切削工具具有:所述切削镶刀;具有镶刀安装空间的刀架,以所述切削镶刀的所述正面切削刃位于所述刀架的外部的方式将所述切削镶刀安装于所述刀架的镶刀安装空间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切削镶刀,通过断屑凸部的两个断屑岛部,能够沿刀片主体的长度方向引导切屑。另外,通过断屑岛部的第一立起部、下降部、第二立起部,在进给较小的切削条件下,能够仅通过第一立起部使切屑卷曲。另一方面,在进给较大的切削条件下,能够使第一立起部一度与切屑接触,能够使未卷曲而上行的切屑与第二立起部接触而卷曲。其结果是,能够在从低进给到高进给的广泛的切削条件下进行良好的切屑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切削镶刀的概要立体图。
图2A是图1的切削镶刀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2B是图1的切削镶刀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C是图1的切削镶刀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将图1、2的切削镶刀安装于刀架而得到的切削工具的实施方式的概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基于这些图来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切削镶刀以及切削工具尤其适于开槽加工、切断加工。
根据图1,切削镶刀1具备:棱柱状的刀片主体2;前刀面3,其设置于刀片主体2的长度方向L上的端部上表面;正面切削刃4,其设置于前刀面3与刀片主体2的正面(端面)的棱线;一对横切削刃5(5a、5b),其设置于前刀面3与刀片主体的侧面的棱线,并与正面切削刃4的两端部相连;凸状的断屑凸部6,其设置于前刀面3上。
另外,在设置有前刀面3的刀片主体2的端部的正面X设置有前退刀面8。并且,从前刀面3与一对横切削刃5(5a、5b)相连,在刀片主体2的侧面设置有一对横退刀面9(在图1中仅9a可见)。
图1的切削镶刀1成为以刀片主体2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轴线O作为基准而点对称的形状,正面切削刃4以及横切削刃5等存在于正面(一方的端面)X侧与背面(另一方的端面)Y侧的两个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仅在一方的端部设置有正面切削刃4以及横切削刃5等。
另外,为了提高将切削镶刀1安装于后述的刀架32时的约束力,在与刀片主体2的上表面的前刀面3相比靠中央侧设置有连接部28,在与连接部28相比靠中央侧、即图1的前刀面3、3以及连接部28、28之间,沿刀片主体2的长度方向L设置有主视观察时呈V字状的凹槽25。
并且,根据图1,在刀片主体2的凹槽25的相反侧、即刀片主体2的底面,也遍及刀片主体2的长度方向L的全长而设置有主视观察时呈V字状的凹槽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6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锯链深度计锉削模板
- 下一篇:二氧化钛光催化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